我们经常能听到阿拉比卡咖啡豆、罗布斯塔咖啡豆。对于阿拉比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罗布斯塔恐怕只知道风味不太好,运用在商业豆这个印象,那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罗布斯塔这个咖啡品种。
罗布斯塔的起源
罗布斯塔(Robusta)起源于西非刚果一带,我们常常用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作对比,其实这并不严谨,因为这两个在植物学上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罗布斯塔其实是属于卡内弗拉种,也称刚果种,这就类似铁皮卡属于阿拉比卡种一样。但无奈的是卡内弗拉种里仅有一个名为罗布斯塔的品种能用商业化并为人熟知,以至现在罗布斯塔几乎代替了卡内弗拉成为该种系的代名词了。
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外形
罗布斯塔咖啡豆是一果一豆。罗布斯塔的外形较圆,呈C形;而中线呈“1”字形,生豆的颜色呈现黄棕色。
罗布斯塔的优势
生长条件:全球的咖啡生长带在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罗布斯塔也不例外。但罗布斯塔的生长条件不像阿拉比卡种那么苛刻,罗布斯塔可以生长在较低的海拔和较高的温度下。它的生长速度比阿拉比卡快,并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耐受性更高。罗布斯塔广泛种植在越南、巴西、印度等国家。其中中国海南也有种植罗布斯塔。
抗虫性:罗布斯塔的咖啡因含量在2.7%-4%,是阿拉比卡的两倍,咖啡因作为植物的天然农药,可以免受于大多数昆虫的侵害。
抗病性:我们大概都知道阿拉比卡种的染色体是44条,而罗布斯塔的染色体是22条;一般来说,染色体越多,基因的复杂度越高,更加高级,但阿拉比卡是自花授粉,罗布斯塔是异花授粉。而授粉就涉及到遗传这一环节。
通常情况下,异花授粉得到的植物品质较高——通过异花授粉产生的后代拥有两种亲本植株的遗传性状从而很可能产生新特性,帮助它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自花授粉的阿拉比卡是相当脆弱的,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基因会越来越单一(没有外来基因的参与),因此若出现某些病害(例如叶锈病)就可能把带有同一基因的咖啡团灭。而罗布斯塔的强大在于它可以通过不断的改变基因去适应环境。
罗布斯塔的劣势
风味:与阿拉比卡相比,罗布斯塔的咖啡因、氨基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绿原酸是苦涩味的来源,所以罗布斯塔天生就没有阿拉比卡豆独有的飘逸芳香气味,取而代之的是更醇厚、更低沉的口感,以及核桃、花生、榛果、小麦、谷物等风味,甚至会出现刺鼻的土味。就因为罗布斯塔的风味不佳而常常被精品咖啡界所唾弃,所以一般用于与阿拉比卡混合做拼配豆或者速溶咖啡。
精品罗布斯塔
造成罗布斯塔风味不佳的因素好多,比如先天性(基因)和后天性(种植、处理)。那么如果改善后天性能不能呈现出美味的罗布斯塔呢?
精品级罗布斯塔的代表——印度的“咖啡皇家”罗布斯塔 (India “Kappi Royale” Robusta)。
Kappi Royale 意味着“顶尖等级”,目前在印度已经有至少四个以上的私人咖啡庄园以精品阿拉比卡豆的标准与程序栽植生产“咖啡皇家”等级罗布斯塔咖啡豆。
“咖啡皇家”精品罗布斯塔豆的问世,毫无疑问地开始改变世人对罗布斯塔的印象。只要喝过的人大都会讶异于它厚实与干净兼具的特质。因为精致的栽植及处理程序,“咖啡皇家”等级罗布斯塔的风味表现大多相当干净,没有廉价等级罗布斯塔扰人的缺点风味。罗布斯塔种天生就没有阿拉比卡豆独有的飘逸芳香气味,取而代之的是更厚、更沉稳的口感,以及彷佛吃到花生酱、榛果酱般的强烈核桃、花生、榛果、小麦风味。
而罗布斯塔豆也广泛用于意式拼配豆上,正如前街咖啡的商业拼配咖啡豆,是由3成哥伦比亚阿拉比卡、6成巴西阿拉比卡和1成罗布斯塔组成。罗布斯塔豆,提供了丰富的咖啡油脂,风味变得浓郁醇厚,有焦糖的甜感,坚果和可可类、黑巧克力的风味,酸甜平衡,稍微有一点甘苦,余韵持久。
风味:焦糖的甜感,坚果和可可类、黑巧克力的风味,酸甜平衡,稍微有一点甘苦,余韵持久。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课程咨询电话—63829990
近期开班时间
2020年12月
12月7号、12月14号、12月21号、12月28号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
跟着咖啡去旅行
咖啡只有两个字,但是种类却很多,并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咖啡。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环游世界,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咖啡~
咖啡只有两个字,但是种类却很多,并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咖啡。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环游世界,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咖啡~
1.中式鸳鸯咖啡
鸳鸯咖啡在中国特别是香港很受欢迎,因为一半红茶一半咖啡的搭配,故名鸳鸯,喝前加些浓甜的炼乳来提味。
2.印度滴漏咖啡
一种甜牛奶咖啡,在南印度特别风行。一般是让咖啡从黄铜过滤器里缓缓滴漏出来,也有些咖啡卖家会把丝袜绑在一圈金属环上,悬在半空,放入磨好的咖啡粉,再将热水或牛奶浇在里面。
3.希腊法拉沛咖啡
冷水、即溶咖啡和糖一起倒入一个封闭容器里,开始摇晃,摇到里面全是泡沫就行。然后在里面再加上一杯冷水,一些冰块,一点牛奶,把所有东西搅拌一下就可以了。要记得拿根吸管喝!
4.澳洲馥芮白咖啡
经典的平白用双份Espresso为底加奶,150-160ml的陶瓷杯盛之。因为杯子小,相比卡布奇诺或拿铁,它的咖啡比例更大,是一种咖啡味道更浓烈的牛奶咖啡。
5.罗马蒸馏咖啡
意大利人喜欢在他们早晨的Espresso中加上一条卷曲的柠檬皮,即所谓的罗马蒸馏咖啡。
6.西班牙告尔多咖啡
由三分之二浓缩咖啡加上三分之一的热牛奶制成,一些地方会用炼乳或者奶油代替牛奶,喝起来有更浓厚的感觉。
7.德国冰咖啡
其实也可作甜点来享受。在冷冻过的杯子里注入冰咖啡,加冰淇淋,再加上鲜奶油和巧克力碎片。
8.墨西哥咖啡
在墨西哥,人们会把辛辣的肉桂粉和红糖加在咖啡里,作为一天温暖而完美的开始。
9.传统爱尔兰咖啡
爱尔兰咖啡是含酒精的咖啡,于1940年由Joseph Sheridan发明。传统上,是由热咖啡、爱尔兰威士忌、奶油、糖混合搅拌而成。
10.土耳其清咖啡
又称阿拉伯咖啡,是欧洲咖啡的始祖。制作时需要用到一种名为Briki的不锈钢锅,将咖啡粉磨得很细,直接放入锅中煮,一直到煮沸腾为止,然后再将火关掉,全部倒入杯中。
11.法式欧蕾咖啡
欧蕾咖啡法语是Cafe au lait,意为加入大量牛奶的咖啡。区别于美式拿铁和意式拿铁,欧蕾咖啡中咖啡与牛奶的比例是1:2,而且它还要求牛奶和浓缩咖啡要一同注入杯中,让它们在第一时间相遇。
欧蕾咖啡是法国人早餐的好伴侣,一般会用它来搭配可颂面包。
12.古巴咖啡
新鲜烘焙的咖啡豆中度研磨后装在滴滤式咖啡机的漏斗里,然后在漏斗中间挖出一个小洞。在洞里上加一层没有经过精制的红砂糖,把洞填平。然后按照普通方法做出滴滤式咖啡,做出的咖啡会有更多泡沫,也更甜。
13.越南冰咖啡
制作这种冰咖啡,得用上好的越南本土生长的深色现磨咖啡,单独煮好后,用金属制成的法式小滴滤壶,过滤进杯子里,加上咖啡一半量的甜炼乳,搅拌一下,加一点冰块。
14.维也纳咖啡
有点像美式摩卡咖啡。先在温热的咖啡杯底部撒上薄薄一层砂糖或细冰糖,接着向杯中倒入滚烫而且偏浓的黑咖啡,最后在咖啡表面装饰两勺冷的新鲜奶油,一杯经典的维也纳咖啡就做好了。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课程咨询电话—63829990
近期开班时间
2020年12月
12月14号、12月21号、12月28号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
重要会议前, 究竟该不该喝咖啡?
为了提神醒脑,不少人会选择每天喝杯咖啡。不过,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关于咖啡可能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请看以下美国生活骇客网站(Lifehack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归纳自科学期刊及专家的分析。
手冲咖啡以其制作精良的制作过程以及呈现咖啡本真地域之味的特点而广受欢迎。而制作一杯手冲咖啡需要的器具不少,其中以滤杯最具代表,常见的滤杯又有v60等。
除了常见的v60滤杯之外,而近两年有一支滤杯颇受欢迎——Origami,国内也称作折纸滤杯。今天的篇幅,前街咖啡便来聊聊折纸滤杯。
Origami滤杯的特点
Origami滤杯的设计理念出自日本TRUNK创始人之一的铃木康夫先生。“Origami”日语翻译过来有“折纸”的意思,所以国内也称这支滤杯为折纸滤杯。
从滤杯形状处可以看到Origami滤杯有20条棱骨,而这些棱骨的作用,可以让滤杯与滤纸之间有充分的空间,从而保证稳定的萃取速度。
其次是Origami滤杯与v60滤杯相似拥有一个大孔径的过滤孔,过滤速度快,可以表面新手因失误产生的过度萃取,同时大孔径的过滤孔可以提供更广的过滤速度的控制范围,即咖啡师或者爱好者在冲煮的时候可以自己控制过滤速度,小孔的滤杯则比较难实现这一点。
Origami滤杯是陶瓷材质,提供了良好的导热性以及保温性能。
真正让Origami滤杯火起来还是源于2019年世界咖啡冲煮大赛的舞台上,来自中国的杜嘉宁选手便是以Origami滤杯赢得了当年的冠军,这是中国国内在咖啡行业内第一个世界冠军,意义非凡,所以Origami滤杯也跟着“冠军”的头衔开始风靡国内外。
在冲煮比赛的展演中,杜嘉宁如此介绍这款滤杯:
“显而易见,这个滤杯长得不太一样,它是Origami折纸滤杯,我选择它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可以使用平底滤纸。在这个形状的滤纸里,相比圆锥形滤纸,相同的粉量下粉层的厚度更薄,所以我们可以让萃取更加均匀。
第二,这个滤杯的底部有一个大的孔洞,再加上较深的沟槽可以让水通过咖啡粉层的速度更快,从而获得一个干净清晰的风味层次。”
杜嘉宁的巧妙之处在于选择用平底滤纸来搭配Origami滤杯,从而产生平底形状的粉床结构,用更薄更平均的粉床来达到她预想的“均匀萃取”的冲煮理念。
Origami滤杯搭配
平底滤纸和锥形滤纸有什么区别呢?
Origami滤杯搭配平底滤纸,形成一个底部是平的形状,咖啡粉倒进去之后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滤纸底部,在冲煮的时候萃取的也会比较均匀且水流也会比较均匀。
平底滤纸跟滤杯的贴合度比较好,减弱了滤杯导流槽的导流作用,增加了储水的功能,让咖啡粉可以浸泡在水里,萃取的更为均匀。
锥形滤纸是慢慢往下收小的,从侧面看是一个倒三角的锥形形状,所以在中间的粉层厚度最厚,而四周薄,上宽下窄,水流从注入开始到最后都汇入中间一点,上部萃取少而底部萃取多导致萃取不匀,以此达到更多的层次感。
而且锥形滤纸与滤杯的贴合度较差,在冲煮时咖啡粉的排气可以比较顺畅,在冲煮的时候如果水位高的话会很容易从滤纸滤杯中间的空隙流走。
锥形滤纸形成的锥形粉床厚且上宽下窄的特点,导致过滤速度更快,咖啡的香气层次更多。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课程咨询电话—63829990
近期开班时间
2021年1月
1月4号、1月11号、1月18号、1月25号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
2021年重庆百瑞斯特咖啡培训:不好的豆子才会拿来深烘焙?
咖啡的烘焙很大一部分影响了最终你手中这杯咖啡的味道。今天就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深烘焙。
作者 / 罗盈盈
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大考,咖啡行业依然充满活力。10月中旬,精品咖啡连锁Manner Coffee被传出即将赴港IPO的消息,预计募集资金3亿美元。10月21日,瑞幸咖啡公布2021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营收同比翻一倍,达到31.82亿元。
据天眼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超1.8万家咖啡相关企业,发生2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46亿元。其中,连锁咖啡M Stand完成1亿元首轮融资,10家店投后估值超7亿。Tim Hortons完成来自红杉资本和腾讯的新一轮投资,计划今年增开200多家门店。
其他赛道的企业也不断入局国内咖啡市场。同仁堂开始卖养生咖啡,喜茶、奈雪推出咖啡饮品,中石化与连咖啡发布新品牌易捷咖啡,oyo酒店也推出“芬然”咖啡品牌,这个赛道可谓后劲儿十足。
高毛利吸金 小城镇待开发
中国大陆咖啡市场,特别是现制咖啡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仍处于市场规模增长和消费习惯养成阶段。从人均咖啡消费来看,国内一二线城市处于较高水平,但小城镇等下沉市场仍处于待开发状态,中国大陆人均年咖啡消费约为9杯,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同时,咖啡作为高复购和高毛利的品类,毛利率高达60%-70%,品类优势长期吸引投资者进入该领域。自2014年起,连咖啡、瑞幸等品牌以互联网营销模式,凭借中档品质和低档价格的咖啡产品激发消费者的咖啡需求。互联网咖啡模式推动中国现磨咖啡行业发展,于2019年市场规模达489.2亿元。
2020年,疫情对现磨咖啡市场冲击较大,以星巴克为例,其在2020年中国市场的零售额下滑10%-20%。线下现磨咖啡门店因疫情影响经营受损,且疫情期间绝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业,消费者对于饮用咖啡的需求下降,2020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的市场规模下降至468.7亿元。
随着疫情缓和防控常态化,报告认为,现制咖啡市场在中国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2020-2025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达24.6%。
瑞幸“复活” 中端品牌潜力大
目前,现制咖啡店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突破点,尤其是市场中间层有较大空白。按照单价,中国连锁咖啡店品牌可被分为三大类——30元以上的高端品牌,以星巴克、咖世家为代表;15-25元的中端品牌,以瑞幸、MANNER为代表;经济型品牌,以便利店售卖的单杯速溶咖啡为代表。其中,5-30元价格区间广阔。
报告指出,相比于以星巴克为代表的高端品牌,中端品牌可以砍掉大量租金成本,主打自取模式,降低价格和毛利率,进行差异化定位。而相比于便利店咖啡为代表的经济型品牌,中端品牌咖啡品类更丰富,品牌效应更强。
除此之外,从咖啡品类上看,“爆款”频繁出现也显示出咖啡这种诞生千年的饮料仍有较大开发潜力。传统咖啡四大件主要包括:美式、拿铁、摩卡、卡布奇诺,区别主要在于咖啡与奶占比的不同。而新式咖啡采用桂花等果味糖浆、冷萃等新型技术以及巧克力、燕麦奶等新型添加剂,口味新颖且更加吸引年轻人。
以瑞幸为例,从2020年的陨石拿铁到今年的生椰拿铁,再到最近的丝绒拿铁,瑞幸连续推出多款出圈单品。通过裂变营销宣传其研发的单品,持续产生话题,瑞幸的生椰系列产品今年6月销量超1000万杯,刷新了其新品销量纪录,为瑞幸带来可观的饮品销售业绩。去年5月因财务造假而退市的瑞幸不仅没有走向低迷,反而迎来一轮业绩爆发。
“星巴克”们霸占北上广深 国产转战二三线
由于一线城市消费者的咖啡习惯已经具备,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咖啡门店较为集中。星巴克等海外现磨咖啡品牌,在国内一线城市店铺的分布高达50%以上。
为了避免与海外品牌在一线城市正面竞争,国产现磨咖啡品牌则将新一线城市作为重镇,逐渐向二线、三线城市渗透以达到扩张门店的目的。对于主打性价比的国产现磨咖啡品牌而言,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今年9月底,天眼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9.2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咖啡”,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咖啡相关企业。近十年来,国内咖啡相关企业的注册量逐年上涨。
在地域分布上,广东咖啡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3.4万家,占比22.6%,云南和江苏分别以1万家左右的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分列第二、三位。在行业分布上,住宿和餐饮业领域的咖啡企业最多,占54.3%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次之,为27.8%。
资料来源:高手云集的咖啡赛道还有哪些新机会(三万资本)、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头豹研究院)、现制咖啡行业深度报告(浙商证券)(作者 / 罗盈盈)
近日,工信部披露新一批的“霸王APP名单”中出现了网红咖啡瑞幸的身影。
一些APP非法获取用户隐私早已成霸王条款,用户如果不同意,一些应用甚至无法正常使用。这类软件常常下载安装后便要求获取电话薄、图片库和个人位置信息等等。
1月8日,工信部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通报了15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一点资讯、天涯社区、拉勾招聘等15款APP被点名。
工信部称,上述APP应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据新京报报道,针对“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点名,瑞幸咖啡解释称,为了防止黑客骗取首杯免费,瑞幸咖啡APP除了需要客户提供手机号码,还需要客户提供手机的设备MAC地址作为双重验证。之前公司技术部在流程设计时工作失误,在获取该信息时未先要求客户授权。
瑞幸咖啡一直有“首单免费”的注册推广噱头,持有双卡双待手机的用户,两个号码分别注册后,无法重复使用首单免费优惠。看起来去,是瑞幸为了防止用户“薅羊毛”而读取了用户手机地址。
瑞幸咖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2月中旬接到工信部整改通知后,已经进行了整改,将获取设备MAC地址调整在用户同意用户协议后。我们已将整改方案上报给工信部,工信部已经认可我们的整改方案。”
这应该是中国市场上,连锁便利店中孕育出的首个具备独立开店能力的咖啡品牌。
作者/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819篇原创文章
有没有一个咖啡品牌,连续五年,每一年的销量都能翻倍?
答案是有——全家的湃客咖啡。
2019年,湃客咖啡的销量已超过1亿杯,成为占据中国内地咖啡市场份额较高的咖啡连锁品牌——2018年,这一数字还仅仅是4000多万杯。
近日,湃客咖啡正式推出了《湃客精品咖啡指南》:首期榜单在上海8000多家咖啡馆中,评选出了10家星级咖啡馆。
中国大陆全家市场营销总监王永毅对《灵兽》表示,希望通过精品咖啡指南,传递给消费者一个信息:湃客咖啡虽是大众的连锁咖啡品牌,但仍有自己的专业性和对高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希望消费者通过湃客咖啡,可以更加了解咖啡文化和咖啡产品。
此举背后还透露出了湃客咖啡更长远的战略意图:将其打造成单独的咖啡品牌,独立发展。
中国大陆全家品牌部人士表示,在第三季度,湃客咖啡将进行全新的品牌升级,会延伸出更多的场景。
王永毅透露,可能以店中店的形式,未来在中国大陆全家的门店内会有更大面积的湃客咖啡区域。“通过这样的转化,然后再进化。希望不久的将来,湃客咖啡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牌。”
这应该是中国市场上,连锁便利店中孕育出的首个具备独立开店能力的咖啡品牌。
1
实际上,湃客咖啡早已具备这样的潜质。
在中国大陆全家2800家门店中,95%以上都有湃客咖啡销售。
也就是说,湃客咖啡已经入驻2600多家中国大陆全家门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陆咖啡连锁品牌巨擘。
湃客咖啡已经随着中国大陆全家门店进驻到中国9个主要城市。尤其在上海,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路。
自2014年上市推出之后,在过去的5年中,湃客咖啡的销量一直翻倍增长。2019年的销量更是突破了1亿杯,牢牢占据中国大陆咖啡市场销量的榜首。
王永毅坦言,湃客咖啡的最大优势在于产品的性价比。目前已成为中国大陆全家的明星商品。
但中国大陆全家的目标尚不止此。
早在2018年底,中国大陆全家就有意将湃客咖啡孵化成独立的“品牌”。
2018年12月14日~16日,“湃客咖啡快闪店”亮相上海新天地附近的华狮广场。首次推出“咖啡馆快闪店”正是湃客咖啡开始以“独立品牌”的方式与消费者接触,尝试开启“独立”之路。
时至今日,便利店提供现磨咖啡饮品已是常态。但让这个服务变身为独立品牌,具备单独开店能力的,中国大陆全家应该是第一个。
这也是中国大陆全家欲打造的第一个独立的子品牌,所以筹谋逾久,亦非常谨慎。
不过,湃客咖啡已经拉开了与同行的差距。
王永毅表示,坚持用好的咖啡豆、鲜牛奶、德国进口的全自动WMF咖啡机,都可以呈现出湃客咖啡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在王永毅看来,展现出专业的咖啡功底和能力,更有利于其作为独立品牌的打造。
“湃客咖啡有非常专业的评审团队、咖啡专业知识和产品力,可以做出符合精品咖啡层级的产品。”王永毅称,湃客咖啡在给消费者的观感是“做最好的产品,但却以比较亲民的价格推出。”
这恰恰符合湃客咖啡自成立以来的愿景,即以专业的水准和实惠的价格让顾客随时随地享受优质咖啡。
品质一直是湃客咖啡所坚守的。
湃客咖啡所选用危地马拉产区咖啡豆在coffee review(咖啡评鉴)评分上,获得了91分。
创立于1997年的Coffee Review是目前极具权威和公正性的咖啡评鉴组织之一。由曾经获得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咖啡文学特别贡献奖的 Kenneth Davids 所创立。
经过其评鉴,得到优异成绩的咖啡豆,几乎都在市场上掀起一阵抢购热潮,可谓真正的“咖啡购买指南”。
即便增加很多成本,湃客咖啡仍选用高品质原料,就是为了给消费做出一杯高品质咖啡。
王永毅透露,目前正在尝试单品咖啡豆,并与一些知名的精品咖啡做联名, 把高品质的差异化产品,给到消费者。
可以说,湃客咖啡本身就已经具备精品咖啡的良好“基因”,其打造“独立品牌”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
2
“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
这句湃客咖啡创立之初的品牌精神,就隐含着精品咖啡的韵味。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成为“销量霸主”后,湃客咖啡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大众的连锁咖啡品牌,而是要朝引领和传导咖啡文化方向迈进,再打造出一个“精品咖啡品牌”。
湃客咖啡从发布《精品咖啡指南》开始,本质上是对精品咖啡文化的推广。
担任本次《湃客精品咖啡指南》评审团主席的是GABEE.品牌创始人林东源。
这位咖啡行业的专家曾荣膺2004年、2006年世界咖啡师大赛台湾赛区冠军等多个咖啡赛事奖项。
评审团的成员亦是咖啡专业人士,还包括SCA国际精品咖啡协会认证考官AST张诗娓,2019世界爱乐压大赛中国总决赛评委陈思思、连超,以及2018世界爱乐压大赛中国总冠军张晓博。
在此次发布的榜单中,最终获得星级推荐的共有10家咖啡馆,分别是月球咖啡、o.p.s. café、明谦咖啡、31区咖啡、hidden track、Cafe ONAIR、芦田家、Onirii Coffee、Café del Volcán、珈琲光景。
林东源表示,能够脱颖而出的10家店都非常专注于咖啡的分享和传递,让消费者理解什么是精品咖啡,传递更多关于咖啡的资讯。
实际上,湃客咖啡已经如同一个精品咖啡品牌一样,在与消费者接触。
因为《湃客精品咖啡指南》首先是通过湃客会员调查,再综合业界、消费者口碑等评出了50家沪上精品咖啡馆。然后由专业评审团进行走访与探店评测,用专业的评判标准及对咖啡多元的理解,通过口味、服务、环境、市场影响力等维度打分。
“在专业的角度之外,带着普通消费者一般的心态来打分,呈现兼顾到品质、氛围和服务这些整体综合因素的分数。”林东源称。
评选的过程,亦是湃客咖啡作为“精品咖啡品牌”在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为喜欢咖啡文化的人,在上海众多咖啡馆中挖掘更多好喝、值得打卡的咖啡馆。
未来的咖啡市场,将是多元需求、多层次、色彩纷呈的市场。
对湃客咖啡而言,以高渗透率的方式与消费者接触,当消费者需要咖啡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得到满足。
中国大陆全家品牌部人士表示,“未来咖啡市场,将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的咖啡需求为主。在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提供湃客的产品给他。这是湃客比较看重的方向。”
2018年,湃客咖啡加大了与饿了么、美团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发力外送业务。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一杯高品质咖啡。
无论是在中国大陆全家便利店,抑或外带甚至到家,湃客咖啡随时都可响应。
消费者对湃客咖啡的拥趸,正是出于对其产品的认可,这一点才是根本。
湃客咖啡2019年推出的樱花季主题、色彩杯、圣诞杯等系列活动,受到了一大批年轻95后消费群体的追捧。目前,湃客咖啡常态产品包括美式、拿铁等多种咖啡及季节性饮品、特色冰沙杯。
实际上,湃客咖啡推出一款新品的周期平均是4-6个月,每个月会推出一两款新品。
湃客咖啡一直秉承着中国大陆全家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和执着,这才是一杯好咖啡的开始,更是其未来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基础。
3
目前,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王永毅表示,咖啡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近咖啡,爱上咖啡。
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6.2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6%。2018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69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近年更有大增的趋势。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咖啡文化认知程度的增长,加之巨大的人口红利,国内咖啡消费将会稳步快速增长。
预计2023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10.8杯,咖啡市场规模为1806亿元。
从咖啡饮用结构上看,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在咖啡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超过87%,速溶咖啡占比小于13%。而在中国,速溶咖啡占据着84%的市场份额,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仅约16%。
随着消费升级,现磨咖啡市场份额将更快速地提升。这也是包括星巴克以及近年新兴的瑞幸等咖啡品牌在中国市场大肆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新兴品牌大肆推广和培养现磨咖啡,未来市场巨大。加之,个别新兴品牌陷入危机,现磨咖啡市场空白需要填补,这恰恰是发展良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连锁便利店品牌,中国大陆全家试图将湃客咖啡打造成独立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其已具备独立孵化和培育子品牌的能力。
这一步的迈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大陆全家可能为中国便利店行业创新经营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样本。
湃客咖啡亦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第一个走出来的“独立咖啡品牌”。(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入夏,街头的喜茶门店里,一款“醉醉桃桃”点单率颇高。这款新品种,白朗姆酒被融入饱满的桃汁里,层次丰富,口感丰盈。在星巴克,有人则爱上了4月底刚上线的星巴克臻选威士忌桶酿咖啡系列的芬芳,沉醉在酒香和咖啡风味中混淆了清醒与迷醉。
一时之间,茶、咖啡和酒似乎模糊了边界,纷纷跨界,而这一趋势在此前依然出现端倪。据英国食品行业媒体FoodBev Media的分析,“含酒精饮料”列为2020年食品饮料五大趋势之一,这也导致世界三大头部饮品,茶、酒、咖啡之间的跨界趋势正在加速,而由此诞生的不少创新产品以及新的消费场景,也备受市场追捧,不仅制造了大众打卡的网红产品,也成为拉动品牌消费增长的新刺激。
对于这一趋势,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陈颖表示,“在整个消费品领域,品牌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产品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茶酒结合,单品火爆
喜茶门店除了如今正在热售的“醉醉桃桃”,喜茶之前推出过融合了绿茶和朗姆酒的“醉醉粉荔”,并与科罗娜联名推出“醉醉葡萄啤”,首次在果茶中加入啤酒。该系列上市后即成为喜茶的“人气单品”,以“醉醉葡萄啤”为例,平均一家门店一个月内可卖出4000杯。
茶饮界另一头部品牌奈雪の茶对酒水行业的探索更进一步,索性开起了“奈雪酒屋(Bla Bla Bar)”,迄今已在全国多地布局。从奈雪酒屋市场部门透露的消费人群画像来看,主要消费群体年纪在20岁到40岁之间,其中女性消费者占到七成,月消费人次平均每人每月2-3次。可以说,奈雪酒屋为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安全的夜生活社交场景,也受到了这些消费群体的青睐。
不少杭州人在西湖晚间漫步时,就邂逅了开在湖畔的奈雪酒屋,从而度过了一个湖边微醺的夜晚。“目前,奈雪酒屋在杭州已有3家门店,全国范围内共17家。”奈雪酒屋市场部门表示,奈雪的消费者可以“白天饮茶,晚上喝酒”,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下,均可品尝奈雪新奇而富有创意的新产品。
茶饮X咖啡,或成新趋势
除茶酒结合以外,喜茶在咖啡界的进军也计划周密、有条不紊。据“中国商标网”显示,“喜咖啡HEYCAFE”及“喜小咖”商标均已由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从2019年3月起,喜茶已推出多款咖啡饮品,价格从13元-29元不等。而喜茶新推品牌“喜小茶”也出现了“喜小咖”这个新品类,且已经上线了4个咖啡单品。
除了喜茶以外,CoCo不仅门店内有咖啡售卖,CoCo Cafe门店数量已超1500家,占到全国门店数量的一半;奶茶品牌蜜雪冰城拥有副牌“LuckyCup幸运咖”。可以说,茶饮品牌做咖啡可能已经成为趋势。
咖啡与酒,微醺入夏
咖啡与酒跨界的高级玩家非星巴克莫属,其入夏以来动向频频,似乎准备用一个微醺的姿态来度过炎炎夏日。
4月,融合了咖啡与酒的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Bar Mixato),在上海又开出了一家新店。Mixato,在意大利文中意为“融合”,意味着星巴克对咖啡与酒融合形式的新探索;4月底,星巴克有酒香无酒精的创新咖啡品类—— 臻选威士忌桶酿咖啡系列,登陆了中国内地市场。
陈颖指出,星巴克对酒水行业的探索吻合星巴克的既有趋势。早在2011年,星巴克更换LOGO,取消了外框的Starbucks Coffee字样,这其实意味着星巴克其后的多元化发展。“现在‘90后’、‘00后’的年轻消费者拥有‘社群’和‘圈层’概念,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品牌拥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无论是星巴克还是其他品牌的跨界行为,都延伸了用户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时间段,也增加了用户黏性。”
瑞幸咖啡18个月上市,13个月退市。
上市405天后,瑞幸咖啡匆忙谢幕,股价定格在1.38美元,市值仅剩3.47亿美元,这与其股价51.38美元、市值130亿美元的巅峰时期相去甚远。
瑞幸放弃最后的“挣扎”。北京时间6月26日晚,瑞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在6月24日决定撤回此前的听证会请求,纳斯达克总法律顾问办公室已经发出通知,公司股票将于6月29日(周一美股)开盘时停牌。
瑞幸官方声明更加直白明了——股票停牌,进行退市备案。在此之前,瑞幸已经收到两份纳斯达克的书面退市通知。
5月19日,瑞幸公告称,由于在过去未能公开披露有效信息,并通过此前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虚假交易,被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彼时,瑞幸计划要求纳斯达克听证会小组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举行之前,公司股票继续交易。
根据交易所规则,听证会通常会在听证申请日期后的30-45天之间举行,听证会的结果决定了瑞幸是否保留上市资格,即便最终仍然指向退市,一整套流程走下来也可能需要要长达半年的时间。
收到第一份退市申请后,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还表示,在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对纳斯达克的摘牌决定,感到“出乎意料”“非常失望”。
6月23日,瑞幸咖啡公告称,由于未能提交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报,收到了纳斯达克给出的第二份退市通知。瑞幸咖啡给出的原由是疫情叠加内部调查未有结果,导致财务报表未能按时提交。
这一次,几近“大权旁落”的董事长陆正耀没有站出来为瑞幸咖啡说话。
在稍早一点的6月19日,瑞幸咖啡公布的由陆正耀签署发的文件显示,公司将于7月5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EGM),讨论包括解除董事长陆正耀的董事任命等公司董事会改组问题。而在6月26日,瑞幸再发公告称,将在7月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商讨罢免陆正耀董事长一职,罢免建议由特别委员会提出。瑞幸财务造假事件曝出后,成立了专门调查瑞幸内部问题的特别委员会。
一方面,瑞幸内部以陆正耀为首和以特别调委员会为中心的两股势力展开博弈,另一方面,陆正耀在瑞幸的第一大股东位置也开始松动。
6月21日,开曼群岛法院文件显示,陆正耀旗下两家实体将被清算,而这两家实体持有瑞幸总计约3.845亿股股份,另外,陆正耀旗下家族信托基金Haode也被申请清盘。
陆正耀主要通过上述三条途径控股瑞幸,持有瑞幸33.66%的股份。这或许意味着,陆正耀在瑞幸的第一大股东位置未来可能动摇。
资本的较量仍在持续,瑞幸退市不是终点,其内部派系较量和面临的诉讼、索赔等都是进行时,但瑞幸的生意没有因此按在暂停键。瑞幸官方在向社会各界就造假事件致歉之外,还在声明中表示,在国内消费市场方面,瑞幸全国4000多家门店将正常运营。
不可否认的是,瑞幸长期通过融资来补贴经营,沸沸扬扬的财务造假事件会对其之后的融资渠道带来一定的影响,其大力度的满减模式还能持续多久也尚未可知。
9月20日下午,瑞幸咖啡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
对于网友爆料中国台湾籍员工吴某某,于2016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曾发布不当言论一事,瑞幸咖啡在获悉后迅速调查,目前已对该员工进行停职处理。
瑞幸咖啡在国家统一的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就此事带来的困扰,向社会各界真诚道歉。
此前,有网民在瑞幸咖啡微博下举报称瑞幸台籍研发总监吴某某曾在脸书(Facebook)上发布仇视大陆人的言论。目前涉事者的脸书页面已处于无法显示状态。
《华尔街日报》以国内星巴克大杯拿铁估算:
租金:26%
利润:18%
门店营业支出:15%
原材料:13%
劳动力:9%
行政部分支出:6%
税:5%
设备成本:4%
其他行政支出:4%
可以看出:一杯咖啡中,最高的成本是租金,并非是原料本身。
咖啡贵的原因一:星巴克奠定的价格标准
国内咖啡的发展在2000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
1999年,美国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北京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店;
2006年,英国咖啡品牌咖世家在上海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店;
千禧年之前,国内咖啡市场基本都是速溶咖啡,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今,速溶咖啡占据国内83%的市场,现磨咖啡是17%。可以说,没有星巴克与咖世家这样的连锁咖啡品牌,光靠国内独立咖啡馆,是很难提高现磨咖啡市场份额的。
星巴克进入国内之时,是没有任何直接竞争对手的,自然也有一定的“定价权”,定位是“中产阶级”消费场所。在欧洲,星巴克有大量的竞争对手,自然不敢定高价。
星巴克的价格也就成为了目前咖啡市场主流的定价标准,一杯中杯拿铁29元,29元左右的价格也是很多独立咖啡馆店里最低的意式咖啡价格。
后来有了瑞幸的“打折咖啡”,星巴克才破天荒地陆续有了“部分折扣”活动。但放眼望去,未来几年的咖啡市场:星巴克仍是龙头,咖啡的价格仍旧很难下降。
咖啡贵的原因二:“供大于求”的市场
欧洲地区人均咖啡每年消费杯数约为700杯;
美国人均咖啡每年消费杯数约为400杯;
日韩人均咖啡每年消费杯数约为380杯;
我国人均咖啡每年消费杯数不到5杯(包括速溶咖啡);
咖啡在国外已经是日常的必需品,而在我国被定为为“轻奢消费品”,简单来讲:国内没有喝咖啡的习惯,是非日常必需品。
咖啡单杯的利润很低,主要利润来自于“量的累计”。但国内对与咖啡的需求,是属于“供大于求”,这就造成了看起来咖啡馆数量很多,但实际每日销量并不高(日出50杯的独立咖啡馆算是很好了),这也是独立咖啡馆倒闭的重要原因。
但咖啡馆要运营下去是必须要盈利的,这就导致商家加入了非常多的附加价值:优雅的环境、高端的设备、精品咖啡豆等等,成本增加的同时,咖啡销量又无法稳定提升,咖啡单杯的售价自然提高。
咖啡生豆的收购价格是非常低,1磅咖啡生豆的收购价与1磅咖啡熟豆做成咖啡售卖的价格,相差可高达200倍以上,甚至更高。其中的利润,大部分被进口商、烘焙商以及售卖方所得,咖啡农实际得到的利润是非常少的。
咖啡价格贵,主要来自于国内“飞速上升”的租金以及“供大于求”的市场。如果咖啡哪天像豆浆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时,那10元一杯的咖啡就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