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03 / 2023

几十年前的咖啡状况可以简单总结为Poor quality low price, 到二次浪潮的fair quality good price, 再发展到good quality fair price阶段,第三次浪潮将咖啡推向better quality high price,咖啡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理念,科技,品质,经济各领域的竞争.近日,Peet’s 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办了咖啡/烘焙店.roast杂志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Peet’s 咖啡近年来在竞争中的不懈努力与”战斗”.
Peet’s Coffee & Tea简介
行业
咖啡
创建
1966
Berkeley, California
创建人
Alfred Peet (1920–2007)
总部
Emeryville, California
核心人员
Dave Burwick, CEO
Doug Welsh, Roastmaster
Jim Reynolds, Roastmaster Emeritus
Jerry Baldwin, Board Member
产品
咖啡豆,咖啡饮品,茶,食品
员工人数
5,000
母公司
JAB Holding Company
(2012–present)
子公司
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Intelligentsia Coffee & Tea
Mighty Leaf Tea
2012年10月
德国投资公司Joh. A. Benckiser (JAB)收购Peet’s Coffee & Tea($1 billion)
2014年1月
Peet’s咖啡在旧金山的Marina区(Marina District)推出了2.5万平方英尺的旗舰店,这代表了未来Peet’s 咖啡店设计风格.Peet’s 咖啡在声明中说:”咖啡店设计风格代表了对加州20世纪早期美国工匠设计运动的一种当代解释.”
Peet’s咖啡在旧金山Marina区(Marina District)2.5万平方英尺的旗舰店
2014年3月
Peet’s咖啡和音乐媒体公司Pandora合作成立一个Peet’s品牌的无线电台音乐频道,该电台将在Peet’s咖啡所有的美国零售商店内播放各种非主流音乐.
Peet’s咖啡的一份声明中说:”Peet’s和Pandora音乐结合在一起,提供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氛围,让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能强化我们追求精致工艺的精神.”
2014年4月
Peet’s咖啡与数字市场营销技术公司Razorfish达成了合作协议,Peet’s咖啡在声明中表示:”Razorfish将负责推动Peet’s咖啡的电子商务业务增长的日常业务,从战略设定规划,到执行市场营销方案.”这种合作的广度将使Peet’s 咖啡能够通Razorfish的资源及技术显著增强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
作为法国跨国广告公司Publicis Groupe的一部分,Razorfish以在数字领域的开创性而闻名,它的客户名单中包括诸如Delta、麦当劳、Kellog、Axe和Samsung等品牌.该公司表示,它有信心能够帮助Peet’s咖啡在线销售的快速增长,并通过分享利润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种合作方式比传统的电子商务外包模式更有开创性.
2014年4月
Peet’s咖啡在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的白宫附近推出了地区旗舰店,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开设23家门店,2015年开设300家门店.在华盛顿特区Peet’s咖啡与当地的面包烘焙商Baguette Republic and Hawthorne Fine Breakfast Pastry合作.
Peet’s咖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ve Burwic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Peet’s咖啡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华盛顿特区将正式成为我们在加州以外的最大的零售市场.”
Peet’s咖啡在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的白宫附近推出地区旗舰店
2014年8月
Peet’s咖啡在与私人投资公司Next World Group的合作中收购了Mighty Leaf Tea .Next World Group 投资公司将持有该合资公司的少数股权,并将帮助Peet’s咖啡加速茶叶业务.Peet将继续在其零售店中推广自己的茶品牌.
“这是一种自然的、互补的契合,”Peet’s咖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Mighty Leaf Tea 是一个高端品牌,以其手工茶和标志性的手工网袋而闻名;他们对我们现有的茶叶业务的补充,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加速我们在茶叶市场的增长.”
Mighty Leaf Tea
2015年10月
Peet’s咖啡宣布,它正在从现有的主要所有者TSG Partners手中收购Stumptown咖啡的所有权.Peet’s咖啡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Stumptown将完全获得Peet’s咖啡的资源与支持并同时继续独立运作.”
在声明中,Peet’s咖啡表示它自己的品牌将”继续追求自己的增长战略,在其零售咖啡店、批发等领域运营”.
Stumptown的创始人Duane Sorenson在声明中说:”Stumptown的旅程是为了创造一种超越所有期望的咖啡体验.””我很兴奋,也很有信心Peet’s咖啡将继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支持我们的旅程.”
Stumptown目前在波特兰、西雅图、纽约和洛杉矶开设了10家零售店,在这些城市都有烘焙厂.
Peet’s咖啡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ave Burwick说:”我们热情地欢迎Stumptown加入Peet’s咖啡.Stumptown是高端和冷冲泡咖啡的创新领导者,我们很兴奋地支持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存在,同时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的消费者.”
Stumptown
2015年10月
在收购了波特兰的Stumptown咖啡后仅仅几周,Peet’s咖啡就宣布了对另一家重量级公司的收购,这是芝加哥的知识分子咖啡.
由Doug Zell和Emily Mange创立于1995年,知识分子咖啡在芝加哥、纽约和洛杉矶等地发展高档零售咖啡馆,在每个地区都有烘焙厂.
知识分子咖啡的创始人Doug Zell说:”知识分子是建立在创造卓越咖啡体验的愿景基础之上.它从咖啡产地开始,与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人士一起工作,保证咖啡烘焙质量,并通过受过良好训练的咖啡师,把我们精心制作的咖啡送到顾客手中.此外,Peet’s咖啡尊重我们的愿景,分享我们的价值观.Peet’s咖啡是我开始咖啡职业生涯的地方,我很高兴能再次和他们一起工作.”
知识分子咖啡
2016年7月
Peet’s咖啡宣布推出RTD冷萃咖啡.
这三种产品分别是Baridi Black, Coffee au Lait, Dark Chocolate,它们使用Peet’s咖啡的东非拼配Baridi blend.
“RTD冷品是我们致力于创新的又一个例子.”Peet’s咖啡的高级总监Jessica Mitchell在今声明中说.”我们咖啡店的冷萃咖啡业务呈两位数增长,这是我们整个投资组合中表现最好的产品之一.”
2016年9月
Peet’s咖啡捐献25万美元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开办咖啡科学中心,该中心包括一个咖啡烘焙坊.该大学宣布新的咖啡中心计划扩大咖啡相关领域的教育,包括咖啡品种基因,可持续性发展,化学成分和感官分析.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roast杂志访问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2016年12月
Peet’s咖啡宣布,将在弗吉尼亚州萨福克市开设一个价值5800万美元的175,000平方英尺的烘焙厂,位于弗吉尼亚州港口附近的东海岸roastery将是该公司在其位于加州阿拉米达(Alameda)生产总部之外的第一家烘焙厂.
2017年5月
Peet’s咖啡建立了自己的RTD冷萃咖啡配送(DSD/dirct-to-store)网络,称为Coldcraft.Peet’s咖啡在声明中说,DSD配送网络将把Peet’s咖啡和Stumptown的 RTD冷萃咖啡产品从生产工厂配送到零售目的地,这是咖啡行业中第一家公司拥有独立的冷藏产品配送网络.
“真正的冷萃咖啡是慢慢浸透的,最重要的是,直到消费者手中之前它需要持续冷藏.”Peet’s咖啡首席执行官戴夫·伯威克在发布会上说.”Coldcraft的冷藏配送网络将确保每一瓶冷萃取咖啡在出售时都是新鲜可口的.”
Peet’s咖啡的RTD冷萃咖啡
2017年10月
Peet’s咖啡与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达成合作协议.该协议提供Peet’s咖啡公司员工(被称为”Peetniks”)——在俄勒冈州立大学Ecampus远程本科教育课程的报销福利.公司希望与学术机构合作,通过电子学习平台帮助雇员接受教育从而保障公司人力资源的稳定与品质.
Peet’s咖啡致力于通过竞争性的工资、慷慨的401k计划(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的医疗保健以其他及许多持久福利来对员工进行重大投资.
Peetniks
2017年11月
Peet’s咖啡在上海开设了它在中国地区第一家烘焙店和旗舰店,占地近4000平方英尺.
Peet’s咖啡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在国际上进行扩张是我们美国成功经历的一个自然延伸,Peet’s咖啡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拥有大量的咖啡爱好者,他们在寻求独特的咖啡体验.”
旗舰店将使用Probat烘焙机生产在美国市场上成熟的咖啡产品,包括Major Dickason’s, Big Bang, Espresso Forte, and others,等等.

攻守道之咖啡版

文章开读之前,先问您一句:吃了吗?

18 / 03 / 2023

为了在办公室喝上一杯热腾腾的好咖啡(坚决拒绝速溶咖啡),经过一年小白鼠实(zhe)践(teng),为咖啡党献上如下测评。性急的宝宝可以直接看最后的表格。
(哦对了我首先排除了全自动咖啡机,因为实在太贵,桑心……)
1咖啡店
必备工具:钱,会员卡(比如星爸爸卡就有买几送一的活动)

笑喷的一张图哈哈哈哈哈(图片来自网络)
方便指数:3(满分5)
口感指数:4(满分5)
价格指数:2(满分5)
资本主义影视剧里不都是这样么!工作日的早上走进街边香喷喷暖呼呼的咖啡店,跟帅帅哒/萌萌哒店员flirt几句,拿上一杯咖啡去上班~美到飞起
(*^▽^*)
优点是:方便,几分钟就能买到,也不用自己磨自己煮自己洗器具;热乎,达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咖啡店都能有一杯热乎乎的咖啡;选择多,咖啡店可以选择各类型的咖啡,每天不一样!
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首先必须离公司近,其次天天买还挺贵的:一天30块一个月600块一年居然有7000块,一笔巨款啊都可以买进口全自动意式咖啡机啦!不算不知道,一算好心酸……含泪放弃
2自带咖啡
必备工具:保温杯(我买的某东60块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嗯…………当然不是这种啦(配图来自网络)
方便指数:3(满分5)
口感指数:2(满分5)
价格指数:5(满分5)
家里用虹吸壶(没错那个时候我还在用虹吸壶煮咖啡真的好有耐心)煮好咖啡→倒保温杯→到单位再倒出来喝
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咖啡豆自己买自己磨自己煮,便宜;保温杯不超过100块就能买一个(当然如果要逼格也可以买星爸爸之类,如果漏到包包里都是咖啡我不负责┓(´∀` )┏),便宜!!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无论如何预热保温杯,咖啡在保温杯里闷过之后,味道明显不同,加上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很可能喝的时候已经是半温状态了,口感一般般,不论什么豆子都酸味明显;而且还需要早起至少10分钟磨豆子烧开水煮咖啡洗器具!大冬天的早上好挣扎……好几次起晚了,咖啡壶都没洗就夺门而出,晚上回家面对咖啡壶好心塞。最后还是因为起不来而放弃……
BTW,夏天做冷萃咖啡倒是可以自带,头天晚上做好放冰箱,第二天早上起来直接倒保温杯里,到办公室还是一杯冰冰凉凉的好咖啡!
3便携咖啡机
必备工具:便携咖啡机(某宝上有好多,大概都在400-700软妹币之间),咖啡胶囊
举个栗子(配图来自网络)

方便指数:4(满分5)
口感指数:3(满分5)
价格指数:3(满分5)
放弃了自带咖啡没多久,在某宝上发现了这个神器!啊!!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又方便!又不算太贵!可以随时做咖啡!出差的时候还可以带着!还可以打奶泡!!!手动加压还可以健身有木有???狂长草两天后下单买下,发现还送了几个胶囊和袋装咖啡粉。
于是先试了试赠送的胶囊和咖啡粉,放进粉盒,注入热水,开始干体力活儿手动加压,伴随着杀鸡一样的噪音,当当当当~第一次就做出了一杯完美的黑咖啡!还带油脂的!口感棒棒哒!完美!
؏؏ᖗ乛◡乛ᖘ؏؏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很快赠送的胶囊和咖啡粉就用完了,之后开始自己磨好咖啡豆自己填充,这个口感么……………………怎么突然变了???所以说还是配送的胶囊和咖啡粉口感比较好……于是想单独再买附送的胶囊和咖啡粉,结果被告知:不!单!卖!!!给生产商写邮件了,回复说马上要上架啦到时候给你寄哦,然后半年过去了……
那我自己买别的胶囊不也可以用么?忍痛了买了一条胶囊(胶囊还是好贵的啊啊啊啊一颗要五六块钱!),然而!并不能用!不知道是因为胶囊本身比较薄还是什么原因,按半天出来的是白水啊白水!!
所以在短暂的蜜月期后,便携咖啡机最终也打入冷宫……
(胶囊就用了一颗,可是那么贵买的可不能浪费啊!!勤俭持家如我,后面把胶囊拆开,咖啡粉倒虹吸壶给煮了~)
4挂耳咖啡

必备工具:挂耳包(某宝有卖),敞口杯子
看起来是不是又简单又有逼格?(配图来自网络)
方便指数:5(满分5)
口感指数:4(满分5)
价格指数:5(满分5)
终于,我找到了真爱——挂耳咖啡。挂耳咖啡可以当做乞丐版的手冲咖啡,但是更方便!更便宜!!

探寻咖啡的天堂——哥斯达黎加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位于中美洲的神奇国度,国土面积51100平方公里,只拥有486万人口,虽然是一个没有设立军队的国家,但人民的幸福指数却高的出奇,被称为

14 / 03 / 2023

卢旺达:这个小小的东非国家不应该被烘焙者和咖啡爱好者们所忽视.它被誉为千山之乡,它高品质、高海拔的咖啡与它的贫穷同时存在.
它不是非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2016年,它只收获了22万袋咖啡(60公斤装),而埃塞俄比亚的这一数字为710万袋,乌干达为490万袋.但是,卢旺达正将自己定位为世界级的精品咖啡产地.

卢旺达咖啡处理厂
但是,烘焙师们应该了解卢旺达咖啡的哪些方面呢?它有什么味道和香气?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样的烘焙风格?.
咖啡:一种希望
卢旺达之前不种植咖啡.大约在20世纪初咖啡由德国传教士传入该国.从那时起,咖啡是许多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
然而,卢旺达历史上的任何记录都不能忽视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悲剧,当时,在短短100天有80万人被杀害,多达25万妇女被强奸.在悲剧发生后,各种行会组织开始成立如:the Partnership for Enhancing Agriculture in Rwanda through Linkages (简称PEARL),Sustainable Partnerships to Enhance Rural Enterprise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简称SPREAD)PEARL和SPREAD都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助,旨在支持卢旺达重建农业.
作为该国最有价值的作物之一,咖啡是农业重建计划的焦点之一.在基础设施和咖啡生产者培训方面的投资所产生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

丹·克雷(右),MSU可持续农业食品系统全球项目主管,以及在密歇根州兰辛的派拉蒙咖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烘焙师安杰洛·奥克利乔(中).,在咖啡处理站检查干燥的咖啡豆.
尽管如此,卢旺达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大约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然而,截至2016年,咖啡是卢旺达第四大出口产品,年出口额为5940万美元.咖啡行业的发展可以继续帮助国家经济恢复.
卢旺达国家农业出口发展局(NAEB)表示,其咖啡战略是”将卢旺达定位为精品咖啡生产国”,”使咖啡行业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它指出,涨价是其成功的标志,并将重点放在改进生产和加工措施上.
咖啡加工生产及风味
多数热爱卢旺达咖啡的原因是它的糖浆、醇厚的口感,这种甜美、浓郁的特征部分归功于咖啡的品种:大多数卢旺达咖啡豆要么是Bourbon,要么是 Bourbon分支.


但是,在卢旺达你会发现各种各样口的咖啡味:樱桃,葡萄,柠檬,巧克力,香瓜,橘子,油桃,糖果,杏子,李子,等等.除了干净、清爽、柑橘的酸味,枣也是卢旺达咖啡风味的特种之一.
这些果味的特征来自这个国家良好生长环境.在卢旺达,大约有40万小农生产者(NAEB),大多数农场海拔为1700 – 2000.高海拔增加了咖啡风味的复杂性(因此在烘焙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温度和RoR)
这个国家的咖啡大部分来自南方和西部,但实际上有五个不同的产地.在西北部,有火山地带的Virunga产区(这里是著名的银背 Silverback大猩猩的家园).在西部, Kivu 产区位于Kivu湖的旁边.中部有Kizi Rift产区.再往南就是Akagera,产区,海拔相对较低(1300).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东部的Muhazi产区.
当然,所有这些咖啡区域都是不同的.然而,在全国产区的海拔一般比较高且富含氮的火山土.这些为出产优质咖啡豆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全水洗处理法咖啡(fully washed processing )
过去,在卢旺达咖啡由独立农户自己处理,品质不稳定,然后再与邻近农场处理的咖啡混合在一起.然而,在种族灭绝动乱之后,政府和PEARL机构都鼓励生产者投资于全水洗加工方法.现在全国有245个处理站.
值得一提的是,全水洗处理法,也叫双水洗(double washed),通常处理的方式稍微不同于水洗处理法washed.咖啡通常会被浸泡两次,这种方法在非洲很常见,但在拉丁美洲并不常见.当然,如果你足够努力,你也会发现其他的处理方法.但是,典型的卢旺达咖啡的风味:甜感高,醇厚、浓郁.
(编译者注:湿发酵法有时也被称为”双重水洗法”double washed、”双重发酵法”double fermented、”肯尼亚水洗法”,等等.这种处理法在东非比较常见,可以提升纯净度.在去除咖啡果皮果肉之后,把带有羊皮纸的咖啡放进水中浸泡,水可以延长发酵时间并产生柔和的醇厚度以及复杂的酸度,和更多微妙的风味.不同的温度和水质会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不同水质对咖啡发酵的影响我们还有更多需要去探索和学习.)
ALSO SEE发酵对咖啡风味发展的影响
卢旺达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现在卢旺达咖啡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它仍然面临着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马铃薯般的风味瑕疵”这一问题影响到卢旺达和布隆迪咖啡的品质.马铃薯般的风味瑕疵是由一种从樱桃中吸取营养物质的蚁虫引起的.在收获季节,蚁虫造成的细小穿空很难被察觉,但由此造成的的生土豆气味在杯测中会被注意到.
SEE ALSO马铃薯-咖啡风味瑕疵
此外,在卢旺达咖啡种植及生产者面临世界各地都存在的挑战:气候变化,适合咖啡种植土地的减少,低价格….然而,卢旺达的咖啡产业正在继续发展,重点是质量和加工方式.
如何烘焙卢旺达咖啡
我们来看看卢旺达咖啡的美味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就像所有的咖啡一样,烘焙受咖啡豆品种,产地,加工方法等等因素影响.然而,有一件事你应该记住:由于卢旺达咖啡海拔,其密度高.
非洲精品咖啡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在烘焙过程中施加用大量的热量.像这样的硬豆可以很好地传递热量,因此较高的下豆温度和交大的升温速率会比较好.
同时,卢旺达咖啡的醇厚度很好,所以你也可以试着延长风味发展期Development time 和一爆期来强调醇厚度.浅度烘焙的卢旺达咖啡酸感愉悦,,但不要害怕在咖啡中制造出更多的糖浆般醇厚度/口感.

最大的咖啡杯?

一般我们用的咖啡杯,容量大概在150ml到600ml之间,再大的咖啡杯,你见过吗?

07 / 03 / 2023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也门,就没有现代咖啡工业。从16世纪开始,在超过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所有的咖啡均产自也门。如今所有咖啡原产国的树种,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亚等,也都来自也门。就连“Coffee”这个名字也来自阿拉伯半岛,“Quawah”。

也门在咖啡的历史上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如今也门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叹惋。2015年,也门爆发战争,这个国家也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人道主义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此外,沙特阿拉伯的空袭、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霍乱的爆发和食物短缺,让数百万当地居民深陷苦难之中。

去年,我们非常有幸与也门的咖啡出口公司 Port of Mokha 展开了合作,该公司致力于通过为种植者和精品咖啡市场搭建沟通桥梁,重塑也门的咖啡经济。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从零开始,重新构建也门咖啡供应链基础设施。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在这个饱经战火摧残、咖啡工业已经沉寂数百年的国家。

今年,该公司正式出版了由 Dave Eggers 撰写的《The Monk of Mokha》一书,该书不仅讲述了 Port of Mokha 创始人 Mokhtar Alkhanshali 的人生经历,更讲述了也门咖啡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古老咖啡国度:也门。

土地和传说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美国的咖啡公司开始用“Mocha”一词命名他们的所有产品,无论产品究竟产自哪里,并声称咖啡均产自也门的摩卡港。针对产地名称滥用问题,也门于1906年修订了食品法,要求所有食品名称忠于真实产地,才有效遏制了这一问题的继续蔓延。

也门土壤肥沃,地形非常适合咖啡生长。而真正使也门咖啡在世界扬名的,是它独特的巧克力口味和醇厚的口感。也门地形以山区为主,高原海拔超过3500米。这个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古老国家是世界上人类居住最久的地区之一,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也门西部和南部分别毗邻红海和印度洋。即便是在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以前(1869年),也门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这些港口城市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摩卡港,也正是 Port of Mokha 公司名称的由来,是首个从中东地区对外出口咖啡的港口。

也门当地有关咖啡贸易的记载可追溯至400年前,而也门当地种植和饮用咖啡的传统出现得更早。据史书记载,在当时,饮用咖啡在也门穆斯林苏菲教派非常流行。此外,史书还证实,当时的波斯医者曾用咖啡果实研磨成的粉末治疗疾病,当时的人们还会用果实和净化过的黄油混合制成能量棒食用。有些地方的人还会用干燥的果皮冲茶(在也门被称为“Qishr”),这种曾一度风靡的饮品直到今天才再次被人们所认知。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咖啡,也就是用去皮的种子烘焙并冲泡制成的饮品。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证实咖啡冲泡技法出现的真正时间。坊间有传闻称,是一名也门的苏菲教人士在游历埃塞俄比亚时发现了鸟类在食用一种果实之后变得无比兴奋。此后他将经历告诉给了一名苏菲教医者,这名医者由于试图引诱一位患者的妻子,被流放至了一处荒野的洞窟当中。在迷离之际,他摘了些树枝上的果实放在了嘴里,一股浓浓的苦味在嘴中散开,果实坚硬,难以咀嚼,于是他将果实扔进了火里,然后又用水煮,试图让它变软。最后,那锅用来煮果实的水让他精神振奋,并最终帮他重获自由。

无论咖啡的冲煮方法是怎样来的,在那以后,到15世纪,苏菲教信徒们已经习惯在晚间祷告时饮用咖啡,以保持头脑清醒。咖啡在也门的土地上茁壮生长,虽然每年降水不到1英尺,但来自埃塞俄比亚森林的咖啡早已习惯了干旱。感谢稀少的水分和超高的海拔,果实中的糖不断凝聚,令果实变得香甜、美味。和埃塞俄比亚一样,也门人会用日晒法加工咖啡,此时水洗法还尚未被人发明。

文化与贸易

咖啡在宗教中的应用使其迅速变得流行起来。也门诗人 Ahmad B. al-Husayn Sharaf al-Din曾这样赞美过咖啡:“咖啡会将人的野性和粗糙一洗而净。”也门是当时的文人聚集地,而咖啡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歌颂和描写的主题。人们发现,咖啡不仅仅能够影响人的心情,更能促进彼此间的社交。咖啡文化也就悄然在这里孕育而生。

 

据 William Uker 的著作《All About Coffee》描述,咖啡厅首次出现在圣城麦加是在15世纪,并随后在16世纪来到了开罗,而当时人们喝的所有咖啡,均是产自也门。但历史对某件事物的评价总是带有两面性的。从中东再到欧洲,不少国家的政治家和领导人都曾给咖啡下过禁令。1511年,麦加的统治者就因“咖啡馆太像混乱的酒馆”查封了所有咖啡馆,但这条禁令很快便被他的上级,开罗苏丹所撤销,因为他本人是名不折不扣的咖啡爱好者。在17世纪的也门,一名阿訇曾要求当地的所有人将咖啡树拔掉。当咖啡首次来到欧洲时,欧洲教皇将咖啡冠以“恶魔的饮料”之名,禁止欧洲人饮用。

随着全球贸易的逐渐崛起,也门商人们曾一度想要垄断咖啡贸易,禁止一切咖啡种子流出本国。但还是有几名荷兰商人偷偷将几粒种子带到了欧洲,并最终随殖民统治,将咖啡带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新的全球性商品的诞生。

浓缩咖啡加多少水变成美式?

如果你无法确定自己浓缩的浓度,没关系,假设它是合格的,第一次做先不要加太多水,比如加上6.5倍~7倍的水,品尝,从热到冷,如果喝起来偏浓或偏淡,就适宜加减水,再尝,直到找到最佳的浓度和味道。

01 / 03 / 2023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很深刻很深刻的问题。这同样也就是许多咖啡馆主,咖啡师们一直都翘首以盼,日思夜想的事情。

——如何靠开咖啡馆发家致富?

一直以来,咖啡馆都是情怀的代名词,跟赚钱没有什么关联。而其高昂的房租,少得可怜的人流,以及一些对营销也并不在行的咖啡师,咖啡馆主,更是简单的认为,一旦误入大坑,开了咖啡馆,那就离发家致富遥遥无期了。

但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凡事只要换个角度,总能看到不一样的答案。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有烘焙机的精品咖啡馆如何用好自家烘焙这一张关键性的王牌,创造,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价值。

1、打价格战,降低咖啡消费门槛

与一些不自家烘焙咖啡的咖啡馆相比,有一台烘焙机的咖啡馆可以节省咖啡豆成本,让咖啡消费的选择性更为多样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是其对咖啡很重要的选择因素之一,怎么样能尝试到更多不一样的咖啡,或者能没有负担的去接受咖啡,而不是明知道自己不习惯,依然忍痛去消费一杯给自己暗示是苦味的咖啡。

(咖啡给人的视觉联想就是黑色,苦味)

我认为,利用自家烘焙吸引消费者最佳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只有通过降低成本,压低价格,或者一次性提供多种选择,让消费者能更多的接受以及消费咖啡,最终养成消费咖啡的习惯,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回头率。

2、建立粉丝群,增加用户粘性

对于咖啡馆来说,如何做生意,最简单的莫过于维系现有消费者,以及拓展新用户群体。换句话说,就是收集客户喜好,建立用户群体,日常互动维护,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保证咖啡馆的热度。

依靠自家烘焙,可以提供各类产品的体验,尝试,让消费者通过自家烘焙,能更多的了解咖啡口味与生豆,处理法,烘焙的关系,也能增加用户体验感。

(让人看得见咖啡生产全过程,可以增加体验感)

通过建立粉丝群体,精品咖啡馆可以维护已有老客户群体,同时发展更多的新用户,从而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当然,这样的做法需要咖啡师、烘焙师还是咖啡馆主对咖啡烘焙有更专业的知识,以及对营销跟消费者心理有更多的掌控与学习。

3、主打新鲜牌,强调新鲜的烘焙意义

新鲜是咖啡豆的生命,这句话不管怎么说都不过分,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自家烘焙更能保障咖啡的品质,让消费者能尝试到最新鲜的滋味。

因此精品咖啡馆通过主打自家烘焙,强调新鲜烘焙,让更多人能了解咖啡新鲜度的重要性,用烘焙机为店铺专业度背书,也让消费者能参与到咖啡豆的生产过程中。在增加体验感同时,也能普及咖啡知识,让更多人接触到咖啡。

(到最后,用心,认真,微笑才是咖啡馆的决胜关键)

对有烘焙机的精品咖啡馆来说,如何吸引消费者,最本质的一点其实就是咖啡馆主,咖啡师能放下自己专业的成见,身段,去用亲和力吸引消费者,而不是孤芳自赏,拿自己的专业去鄙视消费者。

而除此之外,坚持自己的态度,用心去经营,认真去学习,总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至于开篇所说的发家致富,人流量多了之后,自然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自己。

怎样把握浸泡式萃取闷蒸的时间?

这篇文章曾一度让我认为过滤式咖啡(聪明杯)应该先注水再投粉才符合均匀萃取。

17 / 02 / 2023

亚洲太平洋产区

印度尼西亚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约8000万公顷。印尼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非常适合种植咖啡、可可等。咖啡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大部分是Robusta。

咖啡历史

1696年,当时荷兰驻印度Malabar的总督将一批咖啡苗送给荷兰驻巴达维亚batavia(今雅加达Jarkata)的总督,这是印尼首次种植咖啡。不过,这第一批咖啡苗被洪水冲毁。

1699年,巴达维亚再次接受馈赠,这一次,咖啡苗顺利成活下来,并在1701年迎来第一次收获,开启了印尼的咖啡之旅。

国内咖啡在1711年由东印度公司管理和销售,很多地方被殖民统治,以种植咖啡获取利益。

种植加工

由于独特的气候降雨,以及多火山,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四处分布的岛屿,很多都是适合种植咖啡的。例如为人所熟知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岛咖啡。

印尼横跨赤道,有两次收获时间,赤道以北是10月到2月之间,赤道以南是4月到9月之间。

印尼的咖啡普遍使用半水洗法\湿刨法加工,使用水洗的咖啡非常少。所以印尼的咖啡豆风味整体表现,低酸度,醇厚度高,甚至有泥土、草药、木头、香料等风味。

明星咖啡

猫屎咖啡

世界最贵咖啡,也是名气最大的咖啡。种植咖啡的地方生活着麝香猫,它们会偷吃成熟的咖啡浆果,咖啡豆无法消化,通过肠道发酵后排泄到山野田间,有着独特的巧克力、泥土等风味。猫屎咖啡起初是咖啡农,卖完咖啡豆后自己捡回家喝,后来莫名其妙成为杯中黄金。因为价格高,量少,野生麝香猫屎咖啡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殖,但过于残忍,至今一直被人诟病。

爪哇岛

最古老的产区,爪哇咖啡的盛名从18世纪印尼咖啡辉煌时代延续至今,也在于荷兰的殖民统治。爪哇产区还有极富盛名的陈年咖啡Aged coffee,或者称作季风咖啡Monsooned coffee。

苏门答腊岛

最具传奇风味的产区,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曼特宁和黄金曼特宁,当然也有其他品种,Lintong,Gayo Mountain。

苏拉威西岛

比较好的咖啡均使用水洗法,因为种植规模小,没有系统,岛上农民较多种植其他农作物,知名咖啡特拉加Toraja。

巴厘岛

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鼓励和扶持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80%为Rubasta。去那旅游的朋友都会买一包咖啡带回来,家里未拆封的就有两包,小编并不喜欢其风味,相信很多朋友收到过这份手信。

弗洛勒斯岛

火山较多,土壤肥沃,但咖啡种植业发展较晚。

无“因”无果,咖啡更是如此

佛曰:无因无果。

09 / 02 / 2023

突然来临的雨天和降温让人猝不及防,但咖啡馆中依然温暖如旧。虽然温暖的季节已经过去,但是氮气咖啡的势头依然没有消减。

在咖啡中注入氮气,倒出后拥有奶油般细腻的不断上升的泡沫。不添加牛奶和糖,也能感受到有奶油般醇厚清甜的口感。

氮气咖啡不仅仅只有好喝一个优点,如果在咖啡馆中供应氮气咖啡,你还会拥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服务的方便性

真的是不能再简单方便了!咖啡师只需要把咖啡从龙头中接出来,然后给到顾客,等他喝完就可以了。

但是,制作准备氮气咖啡则是另外一回事情,有人选择使用冷萃咖啡制作氮气咖啡,有人选择使用意式浓缩,根据咖啡基底的不同,准备时间也不同。但是在出品的时候不需要顾客等待太久,快速也是顾客选择咖啡的一个指标。

2 .盈利能力

这个利润率面临压力时代,氮气咖啡算是一个利润空间蛮大的产品。这款咖啡可以批量制作,所以在咖啡店环境中能够获得一定规模的经济利润。

3.节省空间和环境

我们见过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但是它们的共通点就是不想要浪费他们宝贵的空间资源。所以,氮气咖啡不论从设备上来说,或者从原料的存放来说,都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一个储存咖啡液的箱子空间和一个放龙头的位置就足够了。

4 .素食主义者之爱,奶咖的完美替代品。

在第三波咖啡浪潮,兴起了一股黑咖风,很多咖啡馆也在培养顾客更多的饮用黑咖啡,感受咖啡本身的味道。而氮气咖啡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引导顾客体验一杯没有加入牛奶,但却真切的能够感受到牛奶般触感的黑咖啡,还有一丝微妙的甜感。

这样一来,也能够让更多的素食主义者接纳黑咖啡的口感。

5 .与鸡尾酒完美配合

不同于与浓缩咖啡为基底的鸡尾酒,氮气咖啡不会有那么强劲浓郁的味道,所以也就不需要添加其他浓郁的平衡口感的添加剂去制作这杯鸡尾酒饮品。口感清爽且与众不同。

杯中加入3oz的冷氮气咖啡,加上1oz的伏特加,再加入1勺蔗糖糖浆,搅拌均匀之后加入奶油,在搅匀,就是一杯十分适合冬季的氮气白俄罗斯了。

美式、拿铁、卡布奇诺与Espresso有怎样的联系?

你喜欢喝什么咖啡?

02 / 02 / 2023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咖啡业内的各种比赛的兴起,以及欧洲精品咖啡协会和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培训体系的引进,精品咖啡概念越来越被业界认可,同时也逐渐有不少消费者了解一些精品咖啡的来龙去脉,在这里分享几个常见的咖啡领域的缩写,希望对大家的认知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ICO?

ICO是国际咖啡组织的简称。

国际咖啡组织是一个政府间组织,1963年成立于伦敦。由咖啡进口国和出口国组成,目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成员国,组织负责实施《国际咖啡公约》并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来改善世界咖啡产业的状况。

官方网站:http://www.ico.org/

二、SCA什么鬼?

SCA是精品咖啡协会Speciaity Coffee Association的简称。

2016年12月,经过原SCAA(Speciai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和SCAE(Speciai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Europe )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合并,成为世界咖啡业界的一大佳话。

这个协会,原则上讲与国内的民间组织没啥两样,但是SCA这些年在致力于咖啡专业的标准化、咖啡品质提高、咖啡文化的推广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标准化的检测、咖啡职业考试等方面,给全世界咖啡行业提供了范本和参考。

不过,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的咖啡业者,应该有自己的专业标准和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地域化的研究方向。国外先进的成果值得学习借鉴,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把这些当做咖啡业界用以赚钱的工具。

官方网站:https://sca.coffee/

三、COE=超凡杯=卓越杯

COE是Cup Of Excellence的缩写,国内一般翻译成为“超凡杯”。

这是在SCA主导下的一年一期的世界性精品咖啡杯测评比比赛。通过这项活动杯测筛选以及在线拍卖,提高咖啡产业对咖啡品质质量的关注,同时活动建议和推进任何与咖啡品质提升有关的事务,目的在于在举办国推选出精品咖啡的典范,供大家交流学习和提高。

这个活动的专业背景是咖啡杯测。

四、世界7大咖啡比赛的缩写

1、WBC,世界咖啡师大赛(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由原SCAE发起,专注于发扬咖啡文化,提高咖啡师的专业性。赛制规定15分钟内按照严格的操作要求和标准完成4杯意式浓缩咖啡、4杯卡布基诺和4杯创意咖啡的制作,其中,创意咖啡饮品鼓励咖啡师充分发挥创造力,运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打造出能够体现个人品味和自身经历的个性化饮品。比赛分为技术、感官两个部分进行评分,技术评价操作的规范性、表现力,感官评价出品的口感。每个单项评分值为5分,分阶为0.5分,一般先由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选拔赛,最终,只有一位选手能够获得世界咖啡师冠军的称号。申报成为该比赛的评委需每年进行赛前培训和统一认证考核,是目前世界咖啡业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赛事之一。2003年由HOTELEX Shanghai (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引入中国,经过15年的培育,中国咖啡师的整体国际表现逐年提升,中国咖啡师代表已经成为这个比赛世界舞台上的劲旅。

2、WLAC,世界咖啡拉花大赛(World Latte Art Championship),是注重艺术表现的竞技平台,咖啡师需按要求完成大赛规定环节。运用意式浓缩咖啡与牛奶的经典搭配,在表面呈现出咖啡师的创作设计。比赛作品将从饮品口味、图案稳定度以和图案创新力等方面进行评判。排名靠前的6位选手将进入最终角逐。在最终轮,选手将制作两杯自选图案玛奇朵(Macchiato)、两杯自选图案拿铁以及两杯规定图案拿铁。评委将针对图案的视觉效果、创新力、稳定性、复杂程度以及咖啡师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得分最高的选手将摘得世界拉花大赛的桂冠。

3、WCTC,世界咖啡杯测大赛(World Cup Tasters Championship),是由专业的咖啡品鉴师在特定时间内展现其识别不同咖啡之间特质的能力.大赛中三组咖啡为一个组别成三角阵型排放,两杯为相同的咖啡液,其中有一杯有别于其他两杯,选手可以通过味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和经验尽快的分辨出其中1杯不同的咖啡。

4、WBrC,世界手冲咖啡大赛(World Brewers Cup),是比拼咖啡手冲萃取技艺的赛事,它致力于提升手工咖啡萃取技艺与服务的专业水准。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手工咖啡萃取工具,例如:滴滤壶、法压壶、虹吸壶等,向评委展示三种不同的咖啡饮品。萃取过程以及服务过程的流畅程度都将纳入评判范围。这项赛事的精髓就在于让咖啡师回归本源,为顾客制作一杯高品质的黑咖啡。

5、WCRC世界烘焙大赛(World Coffee Roasting Championship),将对参赛者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判,包括咖啡生豆评级、设定指定咖啡豆的最优烘焙曲线以及咖啡豆烘焙成品。真正咖啡烘焙高手的过招,在于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经验与学识设定并执行一次完美的烘焙。烘焙成品将以盲测的方式,由专业评委进行杯测,并确定最终得分。

6、世界土耳其咖啡大赛(The Cezve/Ibrik Championship)。土耳其咖啡壶(Cezve/Ibrik)是一款为特定咖啡冲泡方式所制造的咖啡壶,在东欧、中东及北非地区流行甚广。壶身可由金属或陶瓷制成,壶沿的设计便于滤出咖啡,而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拥有长长的手柄。这项赛事不仅展现了土耳其特有的咖啡冲泡方式,还以比赛的形式弘扬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大赛鼓励参赛者使用自己制作的咖啡壶,在比赛中呈现这一古老的咖啡冲泡方式。

7、WSC,世界虹吸壶咖啡大赛(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是目前世界咖啡赛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比赛之一。该比赛最早由日本精品咖啡协会SCAJ发起,主要参加选手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是具有专业水准、系统运作的国际性咖啡竞技比赛,也是目前为止虹吸壶咖啡领域里的最高赛事。

五、SHG与SHB

很多朋友买中南美洲咖啡豆的时候,经常看到咖啡豆的等级标示为:SHB或者SHG。不明白是什么意思。SHB是Strictly Hard Bean的缩写,是指特硬咖啡豆。一般而言,高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咖啡生长速度缓慢,生豆的密度较高,质地较坚硬,咖啡越是浓醇芳香,并有柔顺的酸味;反之,生豆的密度较小,质地较不坚硬,则咖啡的品质较差,所以,也有人以“硬度”来分级。这种分级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种:极硬豆,高度约4500英尺以上,简称SHB;高硬豆,高度约3000~4500英尺,简称GHB;硬豆,高度约2000~3000英尺,简称HB;太平洋海岸区,高度约984~3280英尺,简称Pacific。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墨西哥、洪都拉斯与海地等美洲国家都是这种分级法。

而SHG是Strictly High Grown的缩写,高海拔咖啡豆。通常是指海拔400以上高地出品的咖啡豆,以海拔高低来分级。巴拿马等国家,用SHG标示分级。

那些咖啡的“香气”是如何拍出来的?

你爱喝咖啡吗?

01 / 02 / 2023

在咖啡的制作过程中,“磨豆”是个很关键的环节,咖啡豆只有经过研磨,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才能在萃取阶段更好的用水溶解出芳香滋味物质,让你品到一杯回味无穷的好咖啡。

从动力原理的角度来讲,磨豆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摇磨豆机,通过用手转动刀盘,将咖啡豆切割成粉状,这种手磨一般很轻巧,很适合差旅中使用,随身携带不占空间。

另外一种是电动磨豆机,通过电力驱动刀盘来研磨咖啡豆,也是商用磨豆机的主流,价格从人民币几百到几万都有,越高级的电磨,研磨速度越快,也会更均匀,当然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家用磨豆机的选购问题,那么从家用的角度来说,所用的磨豆机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操作简单。全家人都能轻松使用的磨豆机(电动磨豆机),简单明了,一键磨粉,爷爷奶奶都能上手,想喝咖啡的时候,磨一磨然后自己动手做;

②价钱不贵。家用毕竟不同商用,在家里,平均一天一两杯的量,这个设备的投入当然也不能太大,1000元以内大家都很好接受;

③研磨均匀。使用的刀盘质量要过关,研磨均匀,方便萃取。然后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咖啡制作方式,比如制作意式咖啡的极细研磨,手冲咖啡的中研磨,法压壶的粗研磨等,最好也是能用数字简单明了的显示磨豆粗细,而且调整方便。

那接下来要介绍的这台适合家用的电动磨豆机,就具备了以上的特点,是来自东菱电器的电动锥刀磨豆机,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首先讲第一点:操作简单。这台磨豆机只有两个键,一个是磨豆的按键,想磨豆的时候,只需要将咖啡豆倒进上面的豆仓里,按下磨豆键就开始磨豆(这个也是开机键,通电后按一下这个按钮就开机),再按一下就停止,也可以设定研磨的时间,研磨时间长短和出粉量成正比,这功能在做意式咖啡的时候,可以适用;

▲既是开关键,也是磨豆键▲

另一个是粗细度调节的旋钮,上面有数字显示刻度,数字越小,磨出来的粉越细,像做意式浓缩咖啡的话,建议用最细刻度1,手冲用10-12的中度研磨度,简单明了;

▲研磨度调节旋钮,带数字和粗细指示,简单明了▲

接下来再讲研磨均匀这一块,这台磨豆机使用的是锥形刀盘,能很好的切割咖啡豆,以下的图均为实拍,从最细的研磨到中度研磨,这台磨豆机的表现都不错,用普通家用半自动磨豆机来萃取意式浓缩咖啡,油脂的表现也令人惊喜。

 

▲适合手冲的研磨刻度,我用的是数字12▲

▲适合做意式浓缩的研磨刻度,我用的是数字1▲

▲用半自动咖啡机萃取,油脂不错▲

一名优秀咖啡师必须经历的成长之路

咖啡在很多人眼里不仅仅是一杯饮品,它已经慢慢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制作咖啡的人,我们统称为barista,也就是咖啡师。

27 / 01 / 2023

高品质的单品咖啡无论是手冲、虹吸壶、法压壶、摩卡壶等各式器材,大部分都应该能煮出果酸、醇度、内外香气及后味的甘甜,当然随着器材和冲煮变数的不同,滋味也会有些许差异。

但没喝过单品咖啡的人,包括很多对咖啡的印象还停留在罐装咖啡或花式咖啡,香香甜甜奶香滋味中的人,刚喝单品咖啡的时候因为印象落差太大,所以会觉得这东西味道怎么那么奇怪,一点也不甜,甚至还酸酸的,而且也不香浓,这东西好喝吗?

重点一:把单品咖啡想像成茶

喝茶的时候我们很直觉的就会思考茶的香气、然后感觉茶的口感是清爽还是浓郁,最后感受茶的回甘。这个过程其实更接近品尝单品咖啡的正确过程。保持正确的品尝心理,就能避免潜意识影响我们的舌头。

喝单品咖啡就像喝乌龙茶,喝茶的时候一般不会无故加糖,因为如果茶好,自然会回甘,甚至有特殊风味,如东方美人蜂蜜甜、祁门红茶的兰花香。

而花式咖啡就像加了奶的茶,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称之为「奶茶」,品味的标准完全不同。所以不要以花式咖啡的标准评判或想像单品咖啡喔,那就像以奶茶去评判乌龙茶一样没有意义。

重点二:口感太强烈

一般喝咖啡常听到的字眼是「香浓」,证明了对咖啡的印象「浓」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初学者喝到偏淡的咖啡会觉得好怪、好稀、一点也不香浓,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坚持。

当然咖啡香浓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不习惯精品咖啡的初学者,浓往往伴随着较强烈的滋味,如强烈的酸味、或被放大的涩味、或浅焙豆特有的谷物类风味。

好味道很浓郁不见得是好事,柠檬酸很棒,但如果又浓又酸,是不是很多人会觉得太尖锐,根本不能喝?茶如果泡太久变成浓茶是不是也让人皱眉头,这是同样的道理。

坏的味道很浓郁那就会逼死一堆人了,例如说涩味,一点点的涩味其实有助于口腔的清爽,但一定份量以上的涩味,基本上可以把一杯咖啡终结。就算再甘甜、香气再迷人,很涩的咖啡也会让人退避三舍。

重点三:等待温度带来的变化

精品咖啡有一个明显和一般烂咖啡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随着温度的下降,味道当然会变,但每个温度的滋味都很棒,而不会有变冷就好难喝的状况。

老式的思维觉得咖啡一定要趁热喝才好,放冷的咖啡口感太重又冰又苦,让人好不舒服。但精品咖啡的味觉丰富度非常高,有各式各样的味道等着你来发现。

但舌头其实是有能力限制的,有些味道在太高的温度反而不容易感觉。而鼻腔也是有能力限制的,某些香气就是要放凉了才明显。感受温度变化所造成的细腻口感变化,也是品味精品咖啡的有趣之处。

所以单品咖啡上来以后,不要匆忙喝完,而是热的时候、温的时候、凉的时候都尝尝,感觉一下不同温度时,各种不同的滋味。如:热的时候可能焦糖香比较重,但果酸比较不明显,70度左右可能水果酸飘出来了,但尾韵的巧克力味变重了,等等………

过了最佳赏味期的咖啡豆,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不论是在店面还是在家,我们经常会存有一些,没有在最佳赏味期内消耗掉的咖啡豆,那如何将这些过期豆消耗掉?这里给你6条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