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界有种戏称,星巴克所到之处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令一些创业型咖啡馆举步维艰,甚至让很多想做咖啡生意的望而却步。可是,近两年咖啡大战硝烟四起,外卖咖啡竟闯出了两匹黑马。小蓝杯瑞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持续打折不眨眼,8.24亿烧出一个行业第二,就在不久前瑞幸已经提交了IPO。尽管如此,在这场咖啡大战中,有一位对手实力不容小觑,和瑞幸一起被视为咖啡界的蓝黄之争,它就是小黄杯——连咖啡。
连咖啡成立于2014年,当初以微信号【连咖啡微服务】为切入口,为消费者提供星巴克和COSTA点单和代购服务。
2015年8月,连咖啡从咖啡外送服务市场轻模式切入,转型成首个没有“真正的线下门店”的独立外送咖啡品牌——Coffee Box。
去年3月宣布完成了1.58亿元的 B+轮融资,已经在北上广深有100多个站点并全面实现盈利。
当朋友圈被各种瑞幸咖啡优惠券刷屏的时候,连咖啡早已凭借创意满满的运营玩法和跨界营销在新媒体营销领域大放异彩。不少人应该被去年的“口袋咖啡馆”强势刷屏过吧,它甚至还获得了微信的官方盖戳——连咖啡的“微信力量”。
除了微信力量之外,究竟怎样的力量让连咖啡如此成功呢?我们认为无论从产品还是营销,从包装还是运营,创新力始终深入其骨髓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番。
1、模式创新力:
「人找咖啡」变成「咖啡找人」
刚成立时,连咖啡从星巴克、COSTA等门店配送切入,线上积累了宝贵的用户数据:什么地区的什么人喜欢咖啡外送,他们喜欢什么口味甚至是温度,咖啡怎么送能保持温度和口感……这些给连咖啡的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底连咖啡开始脱离单纯的外送,转向自创品牌Coffee Box,从外卖服务转向产业链上游,整合线下门店。形成商业模式和消费理念的双升级——将咖啡消费场景「人找咖啡」重构为「咖啡找人」。
在消费场景和时间地点上,人们不再受制于咖啡店的限制,通过公号在线下单,由Coffee Box在北上广深热门商圈「咖啡车间」配送,周边3公里用户在30分钟内就能喝到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消费者也可以到店消费或自提,即客户在哪里,咖啡就出现在哪里。
从数据上看,截止到去年同期,连咖啡在北上广深的核心商圈的站点从16年的50家拓展至100多家并已全面实现盈利,核心会员从16年的80万增长到数百万。
2017年双十二期间,万能咖啡8小时返场当天,单日销售峰值接近40万杯(含预付费进入咖啡库的储存饮品),相当于星巴克1000家左右门店的单日销售量。
2、产品创新力:
快速迭代和独创包装
产品永远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仅在2017年,连咖啡就发布了30款新咖啡,其中包括防弹咖啡、粉红椰子水等小爆款。通过新品不断地迭代培养品牌认知,也为会员带来新鲜感和营销活力,保证市场渗透率。
经过几次迭代和研发,连咖啡还开发了能够「翻杯不撒」的杯型,杯子比星巴克的厚,还有空气层,再加上特殊的专利外送包装盒,保证送到消费者手里时的温度和口感。解决了现磨咖啡在配送途中品质下降的问题,是不在咖啡馆品尝现磨咖啡的最优化的选择。
3、营销创新力:
All in小程序,玩转「社交+一切」
此前,即便连咖啡拥有如此强大的交易额和线上流量,却一直没开发独立的App,它的所有业务依然通过「连咖啡微服务」+「Coffee Box」双微信公号入口完成。
不少餐饮品牌推出了自己的APP,甘愿投入高额的研发和推广成本,目的就是想形成只属于自己的销售闭环,而连咖啡为什么不呢?
“连咖啡始终坚持无限靠近用户,既然用户现在80%以上的时间都在微信上,那我们在微信给他们提供服务,是最合理的选择。”连咖啡的CMO张洪基说。
去年连咖啡all in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提升了微信平台的购物体验。没想到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咖啡行业,一个咖啡新秀品牌,在去年8月上线的“口袋咖啡馆”小程序的助力下,一天就开出了52万家「门店」,创新性的玩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通过小程序「口袋咖啡馆」,用户可以自行装修和上架商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咖啡店,并且真的可以在线上售卖咖啡。
开店包含了装修、选品、分享这几个环节。虚拟咖啡店的背景、桌椅、人物都能自主选择,手绘风格的店铺文艺清新,每家店经过DIY后都会长得不一样。
接下来是选品,新手卖家只有 5 个货架空位,连咖啡还对两个新品:「甜蜜暴击」、「蔓莓无花果雪昔」做了限制,只有成功卖出货了才能解锁上架,有点游戏闯关的意思。
卖出一杯饮品,店主可以得到0.1杯成长咖啡奖励,也就是说,每卖出十杯连咖啡就会送店主一杯饮品,刺激开店并分享。此外,店铺内每天会有特定品类打折,官方价格31元的产品上架价格是9元,用低价刺激打开后的购买。
通过裂变效应,「口袋咖啡馆」规模迅速扩大,上线首日PV超过420万,累计开出咖啡馆超过52万个,卖得最好的用户当天就卖出200多杯,足以媲美很多小型的线下咖啡馆。
除此之外,连咖啡还积极利用明星的个人IP,有了明星的角色加持,这波裂变营销的延展性更高了。明星李诞的店,据说当天卖出了 596 杯。
连咖啡还借势去年大火的《延禧攻略》,让富察皇后的扮演者秦岚也当起了咖啡店老板娘。
「口袋咖啡馆」本是个拉新促活的营销手段,但通过创意却玩出了新的高度。通过游戏机制一步步引导用户完成任务,广告的感觉大大削减,表现形式温和而又富有趣味性。
而一般拉新促活大多是赠饮补贴,比如瑞幸分享即送咖啡券,时间久了很容易审美疲劳,并且极其容易被复制,不存在什么壁垒。连咖啡却玩出了社交电商的意味,如今流量太贵,就拿获利来刺激用户开设个人店铺并分享,利用其社交链触达到更多人。
此外,连咖啡的咖啡库、咖啡福袋、手气咖啡、成长咖啡、万能咖啡和咖啡拼团等开创性玩法都运用游戏化的思维,将社交裂变、社交分享玩到了极致。
他们深知与其辛苦培养国人消费咖啡的习惯,不如不断拓宽品牌边界,借助新媒体,让社交红利帮助连咖啡在咖啡行业走得更远。
连咖啡的CMO张洪基曾说:“创新就意味着犯错。我今天做十件事,其中有八件事可能是错的,但更重要的是那两件做对的事。我们选择疯狂往前跑,但也坚持着一个重要的原则:方向必须是对的。”All in小程序的成果至少证明这是一件做对了的事。
尽管如此,这场咖啡界的战争硝烟还并未散去。连咖啡在年初被曝关店30%~40%,让人着实捏了一把冷汗。
所幸最近又传来了他们完成2.06亿元融资,已重新回归盈利状态的好消息。相信在未来,无论是产品还是新媒体营销,连咖啡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创新的力量。
咖啡冷掉之后为何会飘着一层结块物质?
我们都喜欢咖啡在热的时候,咖啡液面上飘着的热气,温润中萦绕着咖啡的香气,让人闻一闻就会心旷神怡,精神百倍。
冲泡时所使用的滤器,能保证温度最稳定的是什么材料?
最简单的答案是:塑料材质的锥形滤杯是最好的。
这种滤杯在萃取时,从热水中吸收热量的速度较慢,总体上吸收的热量较少,消失在空气中的热量速度也较为缓慢。
对于一些专注于塑料污染问题的读者来说,对这个结论似乎是很不安的。但是,BH已经开始了一项名为Cafe Sustainability(咖啡馆可持续性管理)的课程,该课程将寻找一个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为了真正理解,为什么塑料是最好的滤杯材料的选择,我们需要对一些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有三件事会影响滤杯在萃取时所丢失的热量:
热传导性-即测量热量进入和穿过滤杯的速度。
比热容-即物质吸热放热快慢的物理量,改变滤杯温度所需的热能
表面热损失-滤杯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的速度
传导性
你可能还记得高中的物理课上说: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金属是很好的导体,玻璃和陶瓷介于两者之间。这告诉我们,塑料至少可以在导电率上获胜,陶瓷与亚克力之间的导热速度相差20-25倍。这意味着萃取时热量对滤杯的导热速度也更快。
比热容
接下来,我们来考虑滤杯能吸收多少热量。 这就是所谓的比热,是以每千克每度焦耳为单位来衡量的——换句话说,就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多少焦。
塑料需要每kg中更多的热能才能使温度增加至一定的量。 然而,一个经典的的陶瓷滤杯的重量是一个塑料材质的滤杯的四倍,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变化下,陶瓷滤杯将吸收大约 3.5 倍的热量。 我们经常听到咖啡师说,他们喜欢陶瓷滤杯,因为陶瓷滤杯会保有更多的热量, 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意味着萃取过程中,从咖啡液中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表面的热量流失
最后,热量通过对流或辐射,将滤杯中的热量消耗在大气中。对流速率取决于表面温度。越是导热性高的材料,越将更快地将热能传递到表面。当热量在表面时,具有较低比热的材料在同等的传热量下,会变得更热。所以,塑料这种具有较低的导热率和较高的比热容的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对流损失的热量要少一些。
辐射的热损失率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还取决于其结构,包括其抛光程度和表面温度,因此很难通过计算来估算。在同等的温度下,玻璃、陶瓷和塑料的辐射量都是相同的,而不锈钢的辐射要小一些,但由于这种材质的高导热率和低比热,意味着其表面温度会更快地变热。
隔热滤杯怎么样?
空气,是一种比这些材料都具有更好绝缘性的材料,导热率约为0.02W/mK。所以一些滤杯的设计,是利用双壁来捕捉空气,或是一种开放形的网格状的设计,以与滤纸做少接触面积,让其能接触到更多的空气。这些设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热量,尽管如此,塑料仍然是保持热量的最佳材料。由于蒸发,滤杯外部表面上也会有部分热损失,这是热传导到大气的一种高效方式。所以,使用更接近聚苯乙烯的材料,也可以更好地完成同样的工作,并且价格也更便宜。
结论
因此,基于以上三个因素,可见塑料滤杯每每获胜,它们从萃取的水中吸收热量的速度缓慢,整体吸收热量较少,将热量输往空气的速度更慢。
滤杯的设计,特别是它的重量和表面积,对冲煮时的温度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无论做出什么设计选择,塑料一直都是合理的滤杯制作使用材料。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近期开班时间
2019年9月
9月2号、9月9号、9月16号、9月23号、9月30号
2019年10月
10月7号、10月14号、10月21号、10月28号
课程咨询电话:023—63829990
为何有的牛奶咖啡会起泡泡?
最近,我总是眼睁睁看着咖啡变冷,已经两个月没喝上一杯像样的咖啡了。我坐在自己最喜欢的咖啡馆里,期待一杯好咖啡,然而咖啡一送到,我那刚出生的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我必须让他平静下来。
咖啡与甜品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好搭档,人们在享受咖啡与众不同的个性的时候,也开始关注咖啡与甜品的搭配,沉浸于咖啡与甜点独特的味道与香气满满幸福感。那咖啡与甜点应该怎样搭配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一、首先先来看看浅度烘焙咖啡应该搭配什么甜点?
浅烘焙咖啡,比较适合与酥软特点的甜品搭配,比如起司蛋糕、海绵蛋糕等有着极细风味的蛋糕类,搭配浅烘焙或是有一点酸味的咖啡就很契合,吃起来口感清爽,不会觉得油腻。
起司蛋糕轻乳酪,口感比较清爽,口感比戚风蛋糕要润一些还带淡淡的奶酪香味,一般人都能接受。因此搭配这类甜品比较合适的就是浅度烘焙咖啡,达到了味道上解甜,口感上解腻的效果。
巧克力海绵蛋糕使用了黑巧克力和可可粉,而且加入了大量牛奶,蛋糕口感在细腻中透着浓郁,非常非常赞。和一般的海绵蛋糕比起来,它要松软得多。和戚风蛋糕比起来,它又更浓郁更有分量。浅烘焙咖啡和它简直是绝配啊。
二、其次看看中度烘焙咖啡应该搭配什么甜点?
中度烘焙咖啡和水果奶油蛋糕,它们两者的酸味与甜味,丰富口感交织在一起,深受咖啡爱好者喜爱,还可以和使用栗子制作的浓厚味道的蒙布朗搭配,会产生独特的味道,还可以和水果蛋挞搭配在一起,具有诱人的清爽香甜味可以凸显出水果的鲜美。
三、其次看看深度烘焙咖啡应该搭配什么甜点?
深度烘焙咖啡口味香醇,有很明显咖啡自身特有的味道,带有些许提神的苦味,最适合不过那些口味重,或者甜度高的甜点。深度烘培的咖啡可以搭配焦糖,可可,坚果风味的蛋糕。
和这些甜点搭配就会产生一股奇妙的味道,使得不爱甜味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去寻找这个里面的甜,不爱苦味的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去探索里面的苦。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近期开班时间
2019年12月
12月16号、12月23号、12月30号
课程咨询电话:023—63829990
咖啡馆经营之节约成本的5个小技巧
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当下咖啡店行业的热点词!
世界第一杯浓缩咖啡在意大利诞生!
蒸汽咖啡机从意大利走向世界!
illy,是地道的意大利品牌!
星巴克的灵感,源自一次意大利之行!
……
如果说咖啡也有精神故乡的话,
那无疑是意大利!
意大利人对咖啡的热爱从未中断,但他们只爱意大利自己的咖啡。忘了“星巴克”吧,在意大利,你根本找不到它。在意大利喝咖啡,你得学着像个当地人!
1.在咖啡BAR,站着喝咖啡
在意大利,你找不到一家星巴克、COSTA或是NERO。比起这些光鲜的品牌,意大利人更喜欢当地夫妻经营的家庭式咖啡BAR,他们觉得只有用那个老旧摩卡壶煮出来的咖啡才是最好喝、最有人情味的。
咖啡BAR是融入意大利市井生活的最快方式,它们没有考究的装潢,甚至还有些嘈杂。对意大利人来说,这里是交朋友、聊天放松的地方!你只需走进去,点一杯咖啡“un caffè,per favore”,然后像个当地人那样站在吧台,而不是找个座位坐下来。是的,大多数意大利人是站着喝咖啡的,坐着喝是要付三倍价钱的!
如果你的意大利语够好,不妨竖起耳朵,听他们闲聊,从国际时事到意甲的球赛,或谁家的八卦趣事。你还可以问路,他们或许会用夹杂着大量意大利单词的英语向你耐心地解释每一个细节,而你只需要一句“grazie”(谢谢),他们就会心满意足!
2.过了10:30AM,不喝 Cappuccino
理由是,意大利人只在早晨才喝加奶的咖啡,Cappuccino是早餐的专利!
如果你第一次来意大利,想喝一杯正宗的Cappuccino,请在早晨10点半以前。否则,你收到的将是异样的眼光和讽刺的嘲笑。
请记住:这是一个偏执于当地咖啡习惯和礼仪的国度。虽然意大利人热情好客,但在喝咖啡上,他们更喜欢懂规则的外国人!
3.点latte,你得到的只会是一杯牛奶
在意大利语中,“Latte”就是“牛奶”的意思,“caffè latte”才是你们点的“拿铁”。但是,这仅限于旅游景点附近的咖啡馆,没有意大利人会在传统的咖啡BAR这么点单。
你忘了么,意大利人不会在早餐之外喝加奶的咖啡。而早餐,他们更加偏爱Cappuccino,Latte是很少喝的。
总的来说,一天24小时,意大利人随时随地最爱点的“caffè”,就是我们常说的Espresso (意式浓缩咖啡)!他们相信,餐后来一杯可以帮助消化,为这一餐画上圆满的句号。
4.喝咖啡,一定要快
在咖啡馆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度过悠闲的午后时光,是法国人的事儿。意大利人可不会花整个下午泡在咖啡Bar里,写论文或是发自拍到社交媒体!
意大利人在咖啡Bar,无需拉花,无需WIFI,更无需外带,他们只是站在吧台,和咖啡师或身旁的人闲聊几句,三口之内就把咖啡喝完了。
这是因为意大利浓缩咖啡的精华在于表层的咖啡油脂,它能锁住咖啡的芳香和味道。但这层油脂消失得很快,只有快速喝完才能品尝咖啡的美味。放心吧,意大利的咖啡温度不会很高,端给你的时候都是刚好可以下口的。
这就是意大利咖啡,它是一种谈资,
一种提神饮料,一种稍纵即逝的美味。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课程咨询电话—63829990
近期开班时间
2020年10月份
10月12号、10月19号、10月26号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
浅谈拉花融合对咖啡味道的影响
牛奶咖啡往往是很多人被咖啡吸引的第一杯咖啡,优美的拉花图案、香甜易入口的味道等都是大家喜欢牛奶咖啡的原因,亦有很多咖啡师因为想学习拉花而选择入行,不得不承认拉花的魅力是如此之大。
而布粉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一个简单的布粉操作可以大大提升萃取浓缩咖啡的稳定性。
布粉是什么?
布粉的目的是什么?
布粉其实就是在咖啡粉研磨好之后,将咖啡粉手动打入粉碗内并使其均匀分布的过程。
布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压粉前将咖啡均匀地布在整个粉碗中,不仅是表面的平整,在粉碗内部和边缘也要均匀无空隙。
假如咖啡粉落入粉碗的时候不均匀,在后续填压的时候就会造成粉饼一部分比较密实,一部分比较疏松,而水流因为是惰性而会选择更容易通过的地方,即会更容易从疏松的地方通过,则这部分会被萃取更多,而密实的地方萃取不足,导致萃取不均匀,也是通道效应的原因之一。
可想而知,布粉这个步骤将直接影响到你萃取咖啡的稳定性,如果你想得到一杯合格的浓缩咖啡,千万不要忽视这个步骤。
常见的布粉方法
手指布粉
最传统的布粉方法,将咖啡粉倒入粉碗后,用食指以及手掌的虎口来回推动,让咖啡粉尽可能落入缝隙的位置,确保咖啡粉被均匀分配,而同时需要注意,手指布粉的时候确保手指是水平方向的推动,不可施加向下的力量,布粉只起到将咖啡粉平均分配的作用。
手指布粉的难点在于需要更多的练习,且不稳定,而且用手指布粉对操作者的卫生要求也更加严格,要保持双手洁净干燥。
器具布粉
当人们意识到均匀分布的重要性的时候,布粉器具便开始崭露头角。市面上有几种常见的布粉器类型,用以打散的针状以及模拟手指布粉的螺旋布粉器。
布粉器的使用简洁明了,只需要将布粉器在粉碗上进行转动即可。布粉器的优点则不言而喻,器具比手指布粉更加稳定,刻度一定,即使是不同咖啡师操作或者同一个人操作多次也可以轻松达到稳定的布粉效果。同时使用布粉器可以提升出品效率,咖啡出品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速度,而且干净卫生。
但布粉器毕竟只是辅助器具,亦如现在自动填压器一样,虽然引入机器可以提升咖啡出品质量以及效率,但也因此会形成过度依赖辅助机器的现象。
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零基础可入学
有基础可提升
毕业后可考证
咖啡专业班
西点专业班
课程咨询电话—63829990
近期开班时间
2020年12月
12月28号
2021年1月
1月4号、1月11号、1月18号、1月25号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
咖啡控的极致创意:咖啡入菜
近几年关于精品咖啡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更有不少创新思维诞生,达人与爱好者纷纷跳出将咖啡视为“饮品”的框架,快步奔向“食用”境界,将展现咖啡风味的介质由水重新转换为其他物质,不但以科学化的方式成功留住更多细致气味,也让咖啡更自由地游走于吃喝之间。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由台湾咖啡达人玩转的用咖啡入菜的“料理白夜”美味实验,挺有启发性的,看完欢迎自己动手体验哦 🙂
在不少人看来,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超过星巴克只是时间问题。美国数据公司Thinknum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华门店数量达到4910家,较星巴克同期门店多出600家。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还提出了更具野心的规划,要在2021年底开出1万家门店。
对于上述消息,瑞幸咖啡方面并未否认。瑞幸咖啡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具体门店数量及相关信息有待正式公布。
今年年初,瑞幸咖啡提出,计划在年底前将全国门店数量增加至4500家,同时在门店数量和杯数上全面超过星巴克,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不仅如此,瑞幸咖啡还提出了更具野心的规划,要在2021年底开出1万家门店。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瑞幸咖啡的门店总数为3680家,较去年同期的1189家增加了2491家。仅一年时间,其门店数量猛增209.5%,平均每天新开近七家店。同期,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增长17%至4125家,平均每天新增门店1.7间。
长期烧钱、巨额亏损一直是瑞幸咖啡被业界质疑的焦点。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当瑞幸咖啡门店数量达到4500家时能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资本市场一直对瑞幸咖啡充满信心。12月24日美股开盘后,瑞幸咖啡的股价持续走高,最高竞价达36.3美元,创下上市后的历史新高,股价已翻一倍。
对此,天瑞证券表示,目前我国咖啡茶饮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瑞幸咖啡店面快速扩张,盈利逐渐稳定,加上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用户黏性增强,瑞幸咖啡有机会让亏损逐步收窄,甚至提高到盈利的层次。(记者 贺阳)
几十年来,越南悄悄地为咖啡瘾君子提供日常服务后,越南正准备与雀巢公司及其亚洲竞争对手竞争,以更快地到达他们手中。
越南最大的供应商未曾向外国公司出售罗布斯塔生豆以转变为速溶咖啡,而是准备在2020年初提供自己的可溶性粉。这种转变的目的是从亚洲对速溶饮料的迅速增长的需求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缓冲国际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
Intimex集团董事长杜哈南(Do Ha Nam)说:“我们不想错过速溶咖啡潮流的机会,”该集团出口了多达三分之一的越南罗布斯塔咖啡豆,该品种主要是苦涩的苦瓜。用来煮速溶咖啡。“它带来了更多的利润,而风险却减少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必依赖伦敦市场设定的价格。”
在过去四年中,由于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越南的产量激增,伦敦的罗布斯塔(Robusta)期货在过去四年中下跌后,在2019年下跌了11%。该国的咖啡行业认为,向国内速溶咖啡生产的扩张是比仅仅继续种植更多树木更有利可图的增长主张。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印度将引领亚洲速溶咖啡零售市场的增长,到2024年将以每年近12%的速度增长,达到8.5亿美元。市场研究人员预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也将实现强劲增长。
亚洲是世界上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许多消费者仍在开始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伦敦国际咖啡组织负责人何塞·塞特(Jose Sette)表示。
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由于速溶咖啡易于制备,因此是将饮料介绍给这些消费者的理想方式。“越南可以利用其地理位置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在该地区扩展业务。”
总部位于胡志明市的Intimex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在2006年被出售给私人投资者,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将雀巢的年产能扩大五倍,达到20,000个,从而取代越南雀巢成为越南最大的纯速溶咖啡供应商吨。
雀巢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沃韦的雀巢咖啡制造商,它将通过“利用我们的规模规模,我们在技术和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超过75年的咖啡经验以及与越南雀巢的咖啡农,”雀巢越南公司总经理Ganesan Ampalavanar说。
他说:“有许多中小型公司非常专注,并且与大型企业竞争激烈,而竞争正在加强这一类别。”
农业部国际合作部负责人阮杜安(Nguyen Do Anh Tuan)称,越南计划在未来十年将其年咖啡出口额翻一番,达到60亿美元。
该计划包括将集约化咖啡加工行业中使用的绿豆数量从目前的10%增加到该国总产量的30%至40%,剩下的少量可作为未经焙烧的绿豆出口。
彭博对海关数据的分析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2018-19年度,越南出口了156万吨咖啡,包括超过36,000吨加工咖啡。
第二大出口商Simexco Dak Lak的首席执行官Le Tien Hung表示,未来三年内,国内的焙烤炉和可溶性植物每年将使用超过500,000吨绿豆,比目前的消费量多40%。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数据,越南有能力从九家工厂生产多达58,500吨速溶咖啡。
雀巢,奥兰国际有限公司,塔塔集团和CCL Products India Ltd.投资的工厂约占总数的70%。随着新投资以及本地和跨国公司的计划扩张,未来五年的产能有望增加至少40,000吨。
咖啡是个千亿级的市场,我国的人均咖啡消费消费量虽然远不及欧美日韩等市场成熟的国家,但增速飞快,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8%。
雀巢、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先后教育了速溶咖啡消费和现磨咖啡消费,也是第一和第二次咖啡消费浪潮的代表;而本土品牌如瑞幸、连咖啡等公司,虽然近期连续被曝出数据造假、关店等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年多的额价格补贴也逐渐培养起一大批用户的咖啡消费习惯。
第三次咖啡消费浪潮之下,精品咖啡在资本助推之下快速扩张,与此同时,速溶咖啡也在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升级,出现了三顿半、永璞、时萃等代表品牌。
而前不久,乐纯也上线了咖啡产品,名为“ONESHOT”的冰滴咖啡,正式进入咖啡领域这场战局。
图片来源:乐纯
速溶咖啡还有有哪些可能
三顿半早在2018年夏天就推出精品速溶咖啡产品,以咖啡杯外形的小胶囊,加上冷萃速溶技术,以及品牌无缝衔接的内容营销和口碑,两年时间在精品速溶咖啡这个领域完成品类品牌的认知占领。
这让后来者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外形要不要做差异化?品牌如何和三顿半区隔开来?如何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精品速溶咖啡这个细分类目已经完成了比较好的市场教育,乐纯则很巧妙地在产品设计上做了的差异化。
首先是更细分的咖啡品类。ONESHOT还原的是冰滴咖啡,目前有两款SKU(分别是水洗耶加和喜拉多,前者适合美式,后者适合拿铁)。相比冷萃咖啡,冰滴咖啡的工艺是用冰水滴滤(可以理解为冷萃的极端),萃取工艺更费时,在精品咖啡馆的价格一杯通常需要50-60元,比普通意式咖啡和冷萃更贵。
图片来源:乐纯
其次是设计的差异。市面上的冻干速溶咖啡产品以咖啡杯形状居多,永璞设计了飞碟形状的胶囊容器。ONESHOT则做成了细长的子弹形状,用了透明容器,也像一支烟。在西装内侧、手提包中取出来都不会突兀,设计风格更偏优雅。
还有完整的产品交付。在创始人Denny看来,使用产品的时时刻刻都是交付的重要环节。因此团队还为ONESHOT配套设计了两个产品,一个是水洗牛皮材质的Wallet,可以装一周7支咖啡的用量,方便出差旅行携带;另一个是玻璃酒瓶(SHOT也有酒的意思),口径和ONESHOT匹配。
图片来源:乐纯
产品在4月中旬预备了6000份上线内测,当天卖空。昨天ONESHOT产品正式上线小程序商城和天猫,预售价格在139元/14支,单支价格在10元以内。
在采访中,乐纯的创始人Denny表示,咖啡的五种形态(RTD、冷萃液、速溶粉末、胶囊和挂耳),前两种需要冷链运输,会限制使用场景,而后两种需要辅助设备或者经验,再考虑到线下咖啡馆已经将“获得一杯好咖啡”的门槛降到足够低了,所以综合考虑,精品速溶咖啡粉是产品的最优选择。
局外人,也是搅局者
乐纯一开始被大家所熟知是从酸奶开始的。成立于2015年,品牌创立之初主打希腊酸奶(高蛋白滤乳清酸奶),通过数字化营销和用户中心的运营策略,逐渐积累期百万级用户。
但乐纯的产品延伸并没有止步于酸奶。从2017年开始,公司就陆续推出了谷物杯、奶昔、麦片等产品。2018年4月,乐纯完成可口可乐战略融资之时,就推出了“乐纯孵化社”,基于“纯粹食物”理念做资源分享和整合,孵化创新食品。
后来如我们所见,乐纯逐步推出了烘焙系列(吐司、贝果、欧包)、燕麦粥、代餐奶昔、拉菲牛乳等产品。
很难再用希腊酸奶品牌去定义乐纯。这家公司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存在:对乐纯来说,每个进入的领域都存在强大的对手,但好像什么样的食物乐纯也都可以做。它既是局外人,也可以是搅局者。
图片来源:乐纯
在创始人Denny看来,这和公司的产品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和许多食品品牌不同,乐纯的产品设计并不是自上而下的,除了大品类范围的规划,并不会做很系统性的产品矩阵。乐纯的重点反而一直是“对于健康饮食有需求的用户”,而且这个基数在不断扩大。
从谷物杯、麦片到后来的代餐奶昔等产品,Denny表示,源起是用户向公司提的产品需求:需要低糖的麦片、需要无添加的乳品、需要低热量的面包。“竞争一直存在,但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市场做的不够好,也是乐纯做的不够好,这里面就意味着大量机会。”
机会往往和需求共存,机会也留给综合能力更强的团队。
品类的拓展不仅意味着产品研发,还要求跨品类的供应链能力。在这一点上,乐纯拥有很多创业品牌不具备的优势。2018年可口可乐入股之后,公司在原料、生产、甚至是渠道等很多环节都会开放给乐纯,这也是乐纯没有后顾之忧,做产品开发的基础。Denny坦言,这也是2018年接受可乐投资时,一个关键性的考量因素。
除了ONESHOT,接下来乐纯将会在咖啡领域有更多尝试。而Denny本人称,希望乐纯能通过品牌成为一家穿越周期的公司,持续创造产品和价值。
瑞幸咖啡(Nasdaq:LK)内部人员伪造22亿元业绩一事在持续发酵。 据报道,瑞幸咖啡被报正在就会计不正当行为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中国证监会亦已派调查组进驻瑞幸咖啡。瑞幸咖啡事件是否会成为新《证券法》实施后的“长臂管辖”第一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瑞幸曾购买了总额2500万美元保额的董责险,目前理赔尚未有定论。尽管如此,在瑞幸案例和新《证券法》实施的双重作用下,A股上市公司关注和投保董责险的需求快速上升。 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7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将为公司董监高人员购买责任险,其中4月以来公告拟为公司高管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有58家,超过去年全年。
4月拟投董责险公司近60家 美的集团4月30日公告称,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有关规定,拟为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赔偿限额为8000万美元,保费支出不超过16万美元/年,保险期限一年。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这仅是今年上市公司重视董责险的一个案例。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公告为高管购买责任保险的A股上市公司有72家,4月以来公告拟为公司高管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有58家。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公司购买董责险后会续保,但不会再公告,因此购买董责险的公司会超过公告数量。 这些公司拟购买的董责险全名“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也称“D&O保险”,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保险。主要保障公司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在行使管理职责时,因行为不当或工作疏忽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而给个人带来的损失。承保范围一般包括庭外和解、判决或和解损失、律师费、抗辩费用等。 董责险发源于欧美地区,已经是欧美等国家上市公司高管标配,在我国也有20多年发展历史。 2002年1月初,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九条规定,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不过,由于此前保险业培育市场力度不足,很多客户不知道有相关产品的存在,以及A股上市公司风险意识较低等原因,为高管购买责任保险的上市公司占比并不高。 “目前美国中概股公司投保董责险的比例在90%左右,而A股上市公司的投保比例约为12%。”平安产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我国A股新《证券法》的正式施行,A股上市公司对董责险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今年公司收到的咨询数量较上年同期成倍数增长。 从4月以来公告购买董责险的58家上市公司方案来看,上市公司拟购买的责任险限额最高为8000万美元,最低为2000万元。根据保障额度和保障范围不同,上市公司拟支出保费最高不超过120万元,最低不超过10万元。 从被保险人来看,上市公司方案均涵盖了公司全部董监高人员。有的公司增加了自然人雇员,有的强调需要涵盖所有董监高人员。例如,远大环保提出的董责险保障内容包括,在保险期限内,公司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因其不当行为而遭受赔偿请求所引致的损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董责险能保吗? 据了解,瑞幸咖啡在上市前也购买了董责险。保单共有4层,总限额2500万美元,涉及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境内外十几家保险公司。其中,平安产险承保了基础层保单主承保份额的30%,并分保100万美元、自留200万美元(最大可能损失)。 瑞幸造假事件曝出后,保险公司很快收到了被保险人提起的理赔申请。平安产险最新回复券商中国记者称,在接到理赔申请后,公司高度重视,并就此案件成立专项小组,目前案件尚处于初期阶段,理赔工作持续在处理当中。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鉴于瑞幸案情比较复杂,相关调查还在进行中,有关理赔工作还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 瑞幸案件也折射出董责险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或欺诈,董责险能保吗? 一般认为,董责险虽可以保障被保险人因不当行为引发的部分风险,但并不为故意欺诈买单,保险公司对“故意欺诈”的认定也是非常谨慎。 平安产险有关人士分析,保险合同就此有清晰的条款,一般而言,财务造假、欺诈等故意违法行为不应属于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根据A股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索赔中前置程序的特点,将按照监管处罚决定书中认定的为准,保险公司不该主观认定,确保公平和公正。 中怡保险经纪金融及专业责任总监申迪中分析,这个问题最核心的点是如何认定所谓的财务造假。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上市公司及董事高管被“指控”、“涉嫌”财务造假时,就认为保单是除外承保的。 他表示,董责险保单对故意行为是除外承保的,但必须是在得到“最终且不可撤销的判定其为故意行为”时才能启动该项除外条款。所以确保董责险能够在被保险人遭到索赔及诉讼时能有效启动抗辩费用的赔付是非常重要的。 他进一步说,对于美国上市公司来说,在美国证券法体系下,绝大部分以上类型的证券类诉讼都是以和解的形式得到解决,极少出现需要由法院最终判决的情况,所以董责险对和解金的赔付是最为关键的。即使上市公司自己认定某些员工造假,也涉及保障的可分性和推定知晓等问题,而不能一概而论保单对所有被保险人是承保还是拒保。 “决定董责险的理赔结果,是可以有多种条件的,除了法院对民事责任的判决可以作为赔付依据,更常见的是用商业和解谈判的形式,帮助被保险人尽可能寻找到一个可以解决来自第三方索赔的最好方案,起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作用。” 申迪中说。 平安产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简单来说,针对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的保险责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承保上市公司以及其董监高为配合和应对监管执法而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以及行政和解金。 二是承保上市公司以及其董监高因遭受投资者民事索赔而承担的民事赔偿金和因此所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 三是承保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因履行其职务时的行为而遭受民事索赔及调查等而承担的民事赔偿金以及因此所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 其他保障及服务需求方面,结合新《证券法》及近年的司法实践,A股上市公司除了以上主要保障以外,还会针对持股行权以及危机处理等中国特色风险敞口有所需求。另外,在服务方面,需要协助客户在事前做好风险识别和管控、在问题出现后第一时间对接相关的法律及咨询专家,确保问题处理到位,适当地降低风险也是很多A股上市公司的核心需求。 董责险投保:如何确定保额保费? 总体来说,董责险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适当地转嫁整体风险,令高管更加安心履职,也有利于投资者保护。公司购买董责险的热情高涨有现实原因。 那么,购买董责险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节点呢?经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董责险投保步骤一般包括如下:选择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启动询价,确定投保名额、确定保额、核保确定保费。如果是A股上市公司,最后还需要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批通过。 假如一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旗下有两家子公司的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A,打算为可能发生的高管管理责任风险投保。 A公司首先需要确定为哪些公司董事或高管投保。大部分公司采取不记名方式,保单应涵盖该公司所有管理者(而且可以为现任及过往的所有管理者提供保障),这种为目前绝大多数情况。 事实上,董责险中对“管理者”的定义也有别于一般概念。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保单,对于管理者的认定可能宽泛到履行管理职责即可。 当然,也不是高管所有行为都被认可为管理责任,必须是在代表公司履行管理职责时的行为才能得到保障。如果一个董事休息时间开车发生擦碰(及其他个人行为),那就不是管理责任。 确定名额后,A公司需要确定保额。大部分公司投保时会问,“我应该买多少保额?”这并没有一个量化指标。“我们不会建议具体数额,这需要投保人自己拿主意。”业内人士说,建议是很危险的,如果建议投保1000万,但最终赔付达到2000万或者3000万,怎么办?有些说法是按公司市值的20%投保。但这并不完全科学,如果一个公司市值1亿元,买2000万保额的保险很容易;但如市值2000亿元,20%的保额就达40亿元,这常常会超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申迪中说,比较常见的做法是:1)对多个保额进行询价,根据保费成本及市场的可用额度情况做选择;2)参考类似行业及市值的公司购买的额度;3)参考目前董责险案件的判决金额或者和解金额的中位数为参考。 在进行询价时,保险市场一般能够参考上市公司的公告自行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给出初步报价方案。有些投保公司可能会被要求对一些保险公司特别关心的风险点进行补充答疑。 据了解,董责险并不像车险那样有具体的费率指标,每单董责险的保费都不一样。两个公司投保同样保额的保单,由于情况不同,保费可能相差很大。 不同类型的董责险业务其费率水平和理赔情况均有较大的不同。同时就费率而言,与被保险人自身的规模、上市地、市值、股价表现、公司治理情况、信息披露质量等息息相关,不同公司之间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市值越大,需要的保障越高,出现索赔后的损失会越大,风险越高;公司本身所处的行业也会影响评分,例如电商现在都未盈利,盈利模式没有确定,保险公司会认为其风险较高;高管和董事的任职经验、背景也是重要考量指标。如公司多次受到处罚,极有可能被拒保。 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会将上述信息尽量转换为客观参数,比如5分最好,1分最低,将其输入定价模型确定出一个基本费率,再根据保额、投保范围等进行调整。 假如A公司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为5分最高分,即公司规模中等、股价稳定、高管素质高、属于传统产业、没有在海外设点,也没有被证监会处罚过,他所支付的保费可能为保额的2-5‰。董责险的保险期间一般为一年,下年继续需要保障,投保人需进行续保。
已知最早有关咖啡的记载见于公元900年左右。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阿拉伯人在公元600年左右即栽培咖啡。最早是将干燥的生咖啡豆粉碎后作为胃药饮用。至13世纪后才将咖啡豆焙炒后饮用。因咖啡饮料香味浓郁,逐渐在阿拉伯国家普及。1544年左右传到土耳其,16世纪先后传到意大利和法国。自从荷兰人移至爪哇试种成功,很多热带国家争相种植。17~18世纪,咖啡进入美洲。其后,由于欧美经商贸易,咖啡进入中国市场。
咖啡品种很多,用于制造饮料的主要有阿拉别克种(C.arabica)小果咖啡、洛勃斯脱种(C.robusta)中果咖啡以及利比里克种(C.liberica)大果咖啡3种,其中阿拉别克种约占世界种植量的90%。
咖啡树多产于温暖、潮湿地区,主要产于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及亚洲南部。世界咖啡的一半产于南美洲,其中巴西、哥伦比亚占世界产量40%左右。中美洲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等国产量较多;非洲以乌干达、肯尼亚产量较多;亚洲以印度尼西亚、印度产量较多。中国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也有种植。
咖啡种子多呈椭圆形,被覆由数层柔软组织细胞构成的种皮。收获后的咖啡果实中含两个种子,可用湿法和干法使果皮、果肉与种子分离,取得生咖啡豆。
不论制造何种咖啡,生咖啡豆都须经过焙炒。焙炒是使咖啡产生香味的关键步骤。焙炒中,加热要迅速并且均匀。咖啡豆在加热时产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其所含水分逸出,糖类水解生成有机挥发物、水和二氧化碳。咖啡豆焙炒后的特殊风味与多种成分有关,如醛、酮、醇、酸、油脂、醚等,咖啡的香气成分有200多种。
咖啡的焙炒程度不同,其最后色泽与香味也不一样。轻度焙炒时色泽较浅,呈月桂色;充分焙炒时色泽较深;深度焙炒时色泽更深。由于各国和各地区消费习惯不同,对焙炒要求不一。焙炒终点通常可按咖啡的色泽及香味判断,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测定与口味、香气有关联的挥发物来决定。
磨粒咖啡生产过程较简单,是将多种焙炒后咖啡豆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机械磨碎、筛分制成。混合拼配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风味的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需要。
速溶咖啡的制造是将多种焙炒豆按比例混合后磨碎,采用高温、高压多效萃取方法,将咖啡中的溶质萃取出来。将萃取液用离心分离方法除去杂质,浓缩后随即进行喷雾干燥,可制成水分含量小于3%的速溶咖啡。将咖啡萃取液经冷冻使其产生水晶体,再经过离心分离使水晶体与液相分离,提高浓度,再用液氮冻结干燥。为了进一步提高咖啡的速溶性能,可将喷雾干燥的细粉附聚,使许多速溶小质点融合一起,呈疏松颗粒。国际市场销售的速溶咖啡多经附聚制成。
咖啡所含芳香物质在萃取和干燥过程中会有一些损失,一般用增香的方法来补偿,即对萃取液增香或对制品增香。前者是在萃取液中添加油溶性香味物质,后者是把优良品质的焙炒咖啡添加于喷雾干燥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