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环保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细节往往被我们忽略,比如说吃饭使用的一次性餐具,随手扔进垃圾桶的饮料杯,这些往往是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的,环保问题一直存在,但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也算是为当下严峻的环保问题出一份力。那么我们能做的有哪些呢?
就拿咱们日常比较常见的,现在走在大街上人手一杯奶茶,上班族手中的咖啡杯,完全可以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娱乐圈内许多明星就在使用自带咖啡杯,比如环保达人郑秀文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出门自带咖啡杯和环保打包盒,其实也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带上自己的专属咖啡杯,喝完洗净还可以循环使用,何乐而不为呢!
这时候有人会问,自己的咖啡杯要如何选择呢,塑料的不健康,陶瓷玻璃容易碎,不锈钢的装咖啡又不健康,究竟选择什么材质才最合适也不知道,还不如直接使用商家提供的,省事又省心,接下来就一起来科普一下哪种杯子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吧!
随着健康养生观念的逐渐普及,金属钛也就派上用场,身边的餐厨用具,包括医学领域,航空领域都有它的身影,金属钛健康无毒,作为餐厨用具在烹饪食物时也没有重金属析出,而且是唯一可以用来熬制中药的金属器皿,由于其耐高温、抗腐蚀的特性,在医学、和航空领域都有得到广泛应用,人造骨骼、种植牙、飞机发动机、舰艇潜船等等都是它的杰作,那么作为咖啡杯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抑菌性优良,保鲜性能好,据说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咖啡盛放在钛质杯子内,时隔二十多天依然原味如初。
由此可见,用它来做可循环利用的咖啡杯是最合适不过的。
连咖啡平安发展大厦店处于出租状态 摄影/李春莲
开咖啡馆是很多人的梦想,但面临巨大的咖啡市场,梦想照进现实却并非易事。有不少咖啡馆顶着各种光环而来,却仍旧逃脱不了关店的厄运。
6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北京月坛宾馆的连咖啡coffee box店,发现门店早已没有了踪影,连招牌也不复存在。
月坛宾馆的保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连咖啡去年年底就已经关门了。
记者通过走访多家连咖啡门店发现,多数门店已经关闭,有的处于出租状态,有的已经被闲置,还有的已经换成了新的咖啡馆。
对于连咖啡目前的处境,连咖啡相关人士未给予《证券日报》记者回复。
连咖啡某门店的房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是因为资金链有问题,2019年年底就不租了。
这几年,随着中小型网红咖啡企业的涌起,连咖啡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声音。上一次被关注,还是“幕后”支持中石化在加油站推出易捷咖啡。
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与连咖啡正在总结经验,确定合作模式以继续推广。
“由于开店的成本和资金压力,咖啡服务商是很多中小型咖啡企业正在转型的方向。”悦咖啡CEO王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资金链断裂大规模关店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大众点评搜索查询到连咖啡目前在北京共有18家店,已经有16家店显示暂停营业。而仍显示营业的金宝街店和惠新西街店,记者走访后发现也处于关门状态。
位于建国门外北大街五号物美超市金宝街地下一层的连咖啡店,虽然超市门口还有coffee box的指示牌,但咖啡店仅剩下“coffee”的字样,一副破败的景象,旁边堆满了超市的购物车以及拖把等杂物,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超市保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没有开过,应该是撤店了。
而在连咖啡平安发展大厦店,咖啡店原来的招牌还很清晰,但门内空空如也,门口贴有房屋出租/出售的通知和电话。
记者根据电话打过去,该房东表示:“连咖啡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北京的门店全部关闭,去年年底就不租了。”
事实上,连咖啡去年就开始出现问题,当时就不断传出关店的传闻。
当时连咖啡对外回应称,是公司内部的主动调整所致,主要是对盈利能力欠佳和品牌形象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部分咖啡站点进行优化调整。
而在去年4月份,连咖啡已经完成2.06亿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连咖啡创始人王江和张晓高、启明创投、高榕资本联合投资。彼时的连咖啡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扩张计划。
天眼查数据显示,连咖啡所属公司为上海连享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知名主持人戴军还有该公司1.98%的股份。
有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的连咖啡也是有上市计划的,但并未成功,后来资金方面难以支撑,不得不关店。
从记者的一线走访来看,连咖啡的部分门店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关闭。如今来看,受疫情影响,连咖啡未盈利的门店或进一步增加。
大众点评的信息显示,除了北京的门店,连咖啡在上海、深圳等地的部分门店也处于暂停营业状态。
“连咖啡这几年发展不顺利的最主要问题是整体定位不清晰,战略落地这一块也非常模糊。资本市场的乏力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连咖啡的互联网模式也只是浮于水面,没有把互联网的核心真正融入企业的运营、整个供应链以及跟客户之间的强关系里去。
转型咖啡服务商求生?
6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在连咖啡万达广场CBD店看到,门口已经贴上了咖啡之翼的海报,海报边缘处还留有“coffee box”的标志。无意之中,还透露着新人来旧人走的悲凉。
海报称,咖啡之翼的持续稳健发展,吸引了众多优秀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包括何炅、陈欧、徐小平等等。
咖啡之翼创始人尹峰前不久对外表示,疫情过后将迎来一次行业洗牌。是浴火重生,还是淘汰出局?优秀的企业不会踩刹车,而是踩油门。
尽管疫情以来,中小咖啡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咖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这一点也成为业内共识。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国内咖啡市场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消费人群也在迅速增长。目前我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销售规模将达3000亿元。
因此,虽然连咖啡退出北京市场,但仍旧会有新的咖啡企业不断进来。
对此,有咖啡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连咖啡正在转型做咖啡服务商,这也是很多咖啡企业正在探索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连咖啡还作为“幕后”与中石化合作开咖啡馆而火了一把。
2019年9月份,中石化易捷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首批易捷咖啡店在苏州的9家中石化加油站内同步开业。易捷咖啡是加油站便利店业务“外送+到店消费”新零售模式的创新。
作为初次进入咖啡行业的中石化来说,它选择了有经验的连咖啡作为背后支持。
悦咖啡CEO王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经验和服务去培育亟待突出重围的企业,从投资型咖啡企业变成服务型咖啡企业,从ToC变成ToC+ToB双驱动。
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连咖啡还在合作,正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进行商务谈判。下一步会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合作模式,然后逐步推广。(本报记者 李春莲)
CTCE CHINA 2020
2020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邮轮及列车食品饮料展览会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20日-22日
展览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
关于 CTCE CHINA 2020
国际航空、邮轮及列车食品饮料展(简称:CTCE CHINA)作为亚洲地区旅游餐饮领域唯一的专业盛会已在上海顺利举办过七届并获得巨大成功,展会共吸引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家旅游餐饮(含航空、邮轮、列车、部队、学习、工厂、酒店餐饮等配餐用食材)食品饮料领域优秀供应商前来参展,累计展出面积超过五万平米,展会期间聚集了国内外近千家主要旅游配餐企业以及数万名全球旅游餐饮食品饮料领域的专业买家参会。其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佳美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邮轮及京铁列服等多家旅游配餐企业主要采购管理部门分别在现场设立采购中心,进行旅游餐饮食品饮料供应商的样品采集与信息的收集。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会议论坛和航空食品与用品买家见面会,在会议论坛期间各大旅游配餐领域的专家针对旅游餐饮食品与配餐峰会、餐饮厨房管理与提升论坛、旅游餐饮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旅游配餐产业链安全等话题进行讨论。该展会现已成为中国旅游餐饮领域规模最大的专业采购交易会,在国际旅游餐饮领域专业展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往年的举办情况;预计2020年展会规模及观众数量同比有较大的提升,参展商数量有望同比增长80%,专业观众数量则将同比增长220%。
新的机遇
为更好促进旅游餐饮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推动旅游餐饮企业、供应企业和旅游餐饮配餐公司合作共赢,高登商业与相关主管部门定于2020年10月20日-22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继续举办“2020第九届国际航空、邮轮及列车食品饮料展览会暨酒店餐饮供应商采购交易会”。希望借此次展会将集国内外近千家主要旅游餐饮企业(含航空、邮轮、列车、部队、学习、工厂、酒店餐饮等配餐企业)与旅游餐饮供应商企业以及数万全球专业买家汇集在一起,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推动供需双方合作共赢。
展出大类
各类旅游餐饮(含航空、邮轮、列车、部队、学校、工厂及酒店餐饮等配餐用食材)食品饮料、干果、半成品食品、地面食品及餐食原材料、企业生产的配餐及配料、食品盛装和包装器具、食品加工设备、配餐厨房设备、快速检测仪器、机上用品、清洁用具、航空商务娱乐系统及服务产品等。
参展费用
国内标准展位;CNY19,800/展期
国际标准展位:USD4,800/展期
国内光地:CNY2,000/平方米
国际光地:USD480/平方米
光地(36平方米起租)只提供参展空间,不包括展架,展具,地毯,电源等
9㎡标准展位收费包括:展出场地, 2.5m高壁板 一条中英文楣板、咨询桌一张、二把折椅、220V/5A电源插座、射灯二支、展位内满铺地毯、废纸篓一个。
参会人员
•国内外各航空配餐与机场餐饮企业采购人员;
•国内外各邮轮配餐企业及运营公司采购人员;
•国内各铁路局(集团)列车配餐企业采购人员;
•国内各高级旅游休闲度假村餐饮企业采购人员;
•国内各港口、码头、客运中心及旅行机构采购人员;
•各星级酒店、咖啡厅、连锁餐厅和连锁酒店餐饮采购人员;
•各学校、部队、医院及大型企业配餐企业采购负责人等;
•各相关主管政府机构/交通运输/检验检疫/海关/行业协会/媒体单位等。
立即预定展位
请立即预订在国际航空、邮轮及列车食品饮料展,尽早预留最佳位置,争取最大曝光率,领先竞争对手,开拓无限商机。
如欲订CTCE CHINA 2020采购交易会展位或了解更多信息,通过以下联络方法,预订展位。
联系人/Atten: 朱林
手机/Mobile:18701875698
香草田园里办盛宴,冷泉咖啡和秋葵咖啡正式亮相,定安“两杯咖啡”惹人“醉”。
定安咖啡嘉年华活动现场。
6月16日下午,在定安县龙湖镇香草田园举办的2020年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定安咖啡嘉年华”活动上,定安打造的“两杯咖啡”——冷泉咖啡和秋葵咖啡正式亮相。
“冷泉咖啡是用在定安久温塘冷泉边上长出的咖啡豆研制而成,富硒是它的最大特色。秋葵咖啡则是用秋葵独特秘制,不含咖啡因,却有咖啡的味道和颜色,大家在现场可以尽情品尝。”活动中,定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晓冬为“两杯咖啡”站台。她向来宾介绍了冷泉咖啡和秋葵咖啡这“两杯咖啡”的历史来源和不同,并与与会人员分享定安美丽乡村的成果,希望大家能在香草田园的美景中慢慢品味咖啡的醇香,品味定安的醇香。郑晓冬表示,“两杯咖啡”的推广将助力定安乡村旅游发展,提炼定安更多本土文化元素,有效发挥农村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带动定安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定安咖啡嘉年华活动现场的咖啡创作室。
活动现场,来宾不仅可以享受咖啡与美食、科普咖啡知识、欣赏咖啡拉花秀、参与音乐节,还能近距离欣赏冷泉咖啡专业赛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大咖在这里一展绝活。比赛分杯测和冲煮两个环节进行,通过确认咖啡豆的香气及味道判断咖啡的风味和口感,现场选手们用细腻的手法、娴熟的拉丝技术,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咖啡视觉盛宴。
经过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逐一品鉴,比赛最终评选出了两名咖啡最佳风味奖获得者和冷泉咖啡冲煮奖前三名。
咖啡拉花比赛中选手的作品。
海南香草田园农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迪表示,该公司主打产品秋葵咖啡进入本地市场后,将为当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和解决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赛选手苏文伟则表示,冷泉咖啡和秋葵咖啡“两杯咖啡”作为定安县特色产品,能够对海南本土咖啡文化的推广起到较好的作用。
比赛之后,在香草田园数百种草木芬芳中,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乐队表演助兴,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乐队在表演。
云南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但受营销、交通的制约,当地农产品往往“优质难优价”,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更是很难走出大山。
近年来,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合作社成利益主体
保山潞江坝猛乃山脚下,一栋栋浅黄色的房子错落有致,住在这里的是从岗村黎明小组的67户扶贫搬迁户。2018年,通过扶贫搬迁,大家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
从岗村黎明小组村民何三中:现在我们搬过来是很大的变化,因为电通、路通、水通,还有了学校,娃娃去学校上学,政府帮助我们很大的改变,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
生活环境是变好了,可经济收入怎么来呢?当地农户们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云南小粒咖啡,但由于传统的粗放式采摘,咖啡品质受限,收购价格不高。去年4月,一家电商平台的加盟,让农户们成为了咖啡种植加工产业链的利益主体。
保山赧丛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杨良清:对保山小粒咖啡我们自己有底气,我们所缺的就是如何通过加工,把我们的品质更提高,更加有价值化。
以前,当地农户并不掌握咖啡加工环节,都是以卖鲜果为主,收入单一。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农户们受到了专业系统培训,除了深加工需要专业设备进行烘焙外,从鲜果采摘到脱皮、发酵,再到洗豆、脱壳等环节都可以在家里完成。而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社员“卖一次豆,挣两份钱”。除了第一次收购,之后还会视加工销售情况,将后续收益返到社员手里。
从岗村黎明小组村民何三中:合作社会给我们分红,农户也有些收入。
资金技术全支持咖啡香飘出深山
全国性的电商平台解决了销售问题,但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还需要科学指导。
通过农业专家的指导,深山里的咖啡走出了精品路线,农户们的收入也提高了。
保山赧丛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客服余自梅:欢迎来到直播间,下单的是这一款蓝山风味,蓝山是速溶当中比较偏苦,比较偏原味的。
经过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农业专家指导,当地合作社从农户技术培训、更换咖啡品种、咖啡地套种芒果、咖啡废弃物利用等方面都制定了符合市场发展的方案。让深山里的咖啡走精品路线,提高农户的收入。
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咖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广发:我们的目标是户均增收2800元。按照今年的价格,我们是简单地把鲜果提升质量,可以比今年市场每公斤20元增加10元。
由电商平台出钱,专家团队出技术。在云南保山的丛岗村建起了一座占地30亩的优质咖啡示范园,通过嫁接技术来培育新品种。
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咖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广发:通过展示,让建档立卡户在这里学到复合生态种植方法,看到我们的品种更换、嫁接更新,看到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让农户自发地自愿地来学习。
云南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杨正伟:新媒体和电商结合以后,能够使用户的体验、商品的展示和消费的场景更加个性化、更加人文化,是促进消费升级、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非常好的方式。我们想通过省级新媒体直播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带动云品出滇。
今后,通过支付宝小程序,你去星巴克喝咖啡可以减少排队等待,到店即享了!
7月21日,阿里巴巴与星巴克公布了双方合作的最新进展:主打“在线点、到店取”的星巴克“啡快”服务全面接入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率先登陆支付宝小程序,并同步在支付宝、淘宝、口碑、高德等四大平台上线。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通过“啡快”支付宝小程序,就可以随时随地手机点单,到店即拿。
举例来说,饥肠辘辘的上班族在上班途中通过支付宝搜索“星巴克”,点击“啡快”,找到目的地附近的门店就可以直接下单,并获取到“六脉神剑”、“唯快不破”这样的趣味口令。用户收到支付宝App取餐通知后,到店直接凭口令即可领取,大大节省了等待时间,方便快捷。
支付宝上星巴克“啡快”小程序页面
星巴克支付宝小程序于2018年上线,随着“啡快”服务的接入,目前星巴克会员积分、外卖到家、到店自提、社交送礼等服务都可以在支付宝平台上找到。不仅如此,消费者自带杯购买咖啡,可以获得蚂蚁森林能量,使用支付宝“花芝月卡”,还可以先消费、后付会员费。通过与支付宝会员、公益的结合,星巴克进一步创新了数字化服务体验。
据了解,此次“啡快”接入支付宝、淘宝等,也是双方达成新零售全面战略合作之后,星巴克借助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对产品和服务的又一次数字化升级。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打通阿里数字生态多端,“一次开发、多端投放”的特性,“啡快”实现了淘宝、支付宝、高德、口碑四大App的同步上线。
自3月支付宝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平台以来,包括星巴克在内,越来越多品牌商家都把服务“搬”上了支付宝,开设“数字办事处”成为趋势。目前,支付宝上有超过1000家数字景区、超过20000家数字酒店,近百家数字商圈。
咖啡市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短暂爆发后,今年开始快速洗牌。如今,沉寂许久的互联网咖啡鼻祖连咖啡也终于有了新的动态。9月3日,连咖啡通过其官方微信发文宣布回归,但是再回归市场的连咖啡将不再是那个可以外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连咖啡,而是有着包括瓶装咖啡等在内的更多产品品类。关闭门店扩充渠道成为了咖啡行业的趋势,而这也是继COSTA之后,又一个更换赛道的咖啡品牌。
渠道扩容
消失100余天的连咖啡宣布回归。9月3日,连咖啡通过其官方微信宣布回归市场,并且新产品发布计划将于下周正式启动。根据连咖啡介绍,在产品方面,保留部分咖啡业务外,还将推出但不限于胶囊、浓缩液、冻干粉、冷萃液、瓶装咖啡等产品。布局渠道上,除了此前的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以外,还将在天猫、便利店、加油站等渠道布局业务,连咖啡业务也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
值得注意的是,连咖啡也承认了此前关店的事实,表示关店“都是真的”。在今年6月,北京商报记者也曾报道过,连咖啡北京地区此前还显示“正常营业”和“暂停营业”的门店,部分已经撤店;就连其全国首家形象店连咖啡望京SOHO店,也已替换成了新品牌。当时对于连咖啡北京门店的上述状况,北京商报记者先后联系到连咖啡相关负责人及CEO,对于公司现状对方并未给予回应。而连咖啡客服人员表示,由于公司运营调整,所在区域暂时无法提供服务,如果有预存入咖啡库的资金,可以申请退款。
通过上述产品和渠道布局不难看出,连咖啡回归直指零售市场,同时,由单一渠道和局部市场覆盖,转变为全渠道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连咖啡在发布的文中强调,与中石化易捷联手的易捷咖啡业务将继续,“是我们的另一个作品,中国的加油站咖啡,这会是另一个全新的精彩故事”。不过,此前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易捷咖啡的品牌相关负责人时了解到,连咖啡为易捷咖啡输出了完整的运营团队,主要负责易捷咖啡的后台搭建、产品研发设计、人员培训等。而中石化易捷则负责场地支持和易捷咖啡的品牌运营工作。原材料的供应链也多由易捷方面承担,连咖啡研发团队则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研发产品。
放弃线下
连咖啡可以说是互联网咖啡的鼻祖,这个开始于给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做外卖代购的咖啡品牌在经历了代购阶段、自创品牌、持续扩张、转向B端、收缩门店后,终于还是选择重回线上,但是这次它瞄准了不同的市场。
一位刚从连咖啡离职的高管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咖啡目前的策略是走线上路线,线下基本放弃了。
在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看来,连咖啡的改变令人唏嘘,“这个品牌一路走来,对市场的判断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是没能做起来”。
的确,连咖啡是咖啡外卖的雏形,也是最早探索咖啡外卖场景的品牌,从代购外卖起家,到独立孵化品牌,获得明星投资,曾经的连咖啡是咖啡领域备受关注的新星,同时也是资本的宠儿,可是连咖啡如今放弃线下,放弃外送,转走线上零售渠道,已经较之前的连咖啡在业务模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连咖啡正在尝试走一条别的咖啡、茶饮品牌作为补充业务的路线。
对此,上述连咖啡前高管也十分感慨,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个人认为,连咖啡是被瑞幸带乱了节奏,不应该被瑞幸带着节奏走,连咖啡和瑞幸咖啡根本不是一个体量,将近10倍的体量差距,连咖啡硬刚瑞幸咖啡的胜算并不高。”
另外,有分析人士认为,瑞幸咖啡的高调出现搅乱了咖啡市场,虽然瑞幸咖啡现在深陷泥沼,但是瑞幸咖啡本身在前两年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量和资源。相比之下,连咖啡虽然诞生得更早,但却没能在当时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在没有补血的情况下和瑞幸咖啡的低价、快扩张竞争只能让连咖啡越走越难以支撑,这也是导致连咖啡自去年开始不断收缩规模、转型求生的直接原因。
“如果保持2017年的节奏,小步快跑,熬到今年,很可能我们能更进一步,掌握更多的市场空间和话语权,但是市场没有如果,”上述连咖啡前高管说道,“目前,连咖啡的团队规模也已经大幅缩水,但现在仍然能够转型也比直接退出市场好,至少仍然留有期待和可能。”
短暂的窗口期
就在连咖啡转型之前不久,北京商报记者也曾报道过COSTA咖啡调整国内门店的消息,并且获得了COSTA咖世家负责人对门店调整的公开回应,表示受门店客流及经济运营变化所带来的影响,COSTA会探索适合不同消费场景的门店形态的同时,也会持续开发新的零售门店。这个回应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COSTA集中精力转向新零售的“断臂求生”。
而如今连咖啡公开宣布转型的消息,也让咖啡零售这个市场再度被提及、被关注。王振东表示,连咖啡这次“重启”更像是一个全新产品线的发布,想要从咖啡门店业务进入咖啡产品的零售赛道,并且有不少案例证明了类似的转变只要具备有优势的产品零售渠道,完全有机会获得成功。
上述连咖啡前高管也表示,连咖啡此次转型,有难度但也有机会,需要品牌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发挥自身的品牌及产品优势,才有可能从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他同时认为,咖啡零售这一市场的窗口期不会太长,因此连咖啡需要快速找准自己的切入方向和定位。
王振东也表示,连咖啡所选的新赛道竞争对手不容小觑。既有收购了星巴克零售业务的雀巢,又有背靠可口可乐并且正在集中发力零售业务的COSTA这样的国际品牌,也有三顿半、农夫山泉等新贵品牌,还有蓝瓶子等海外网红品牌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连咖啡是否可以重启成功依然有待观察。
饮品观察人士马磊表示,三顿半启动了网售精品咖啡市场,让其他咖啡品牌看到市场热度跟上去做业务扩展很正常,连咖啡的布局也有这种可能。实际上,连咖啡在同样的人群中还是有其品牌势能的,连咖啡也有这类咖啡产品的产品线。另外,其新的定位将带来更多的机会,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线下,受门店销售半径的影响。“对于重新‘回归’,不管做不做新业务线,挑战与之前一样,假如坚持老路,反而更难。”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郭缤璐
和近几年人们对咖啡的印象相反,《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一文反直觉地指出中国咖啡市场没有万亿规模。“浇灭虚火”的论调让这篇文章火了一把。
这篇文章经得起推敲吗?
中国咖啡市场有多大?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的论点是,中国的咖啡市场在2025年或2030年达到不了万亿人民币规模。CBNData消费站先来检查论点正确与否。检验论点需要知道目前咖啡市场规模和增速。
关于咖啡市场增速
根据咖啡不同子类别的增长速度得出中国咖啡整体增速。从农夫山泉招股书、百胜中国援引欧睿的数值,以及第一财经可分别得到即饮、现磨和速溶未来的年复合增速,分别是20.8%、10%和3%(速溶增速的另一个数值是7.5%)。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速溶、现调和即饮占据咖啡市场的比例为7:2:1,按各细类的占比可以算出整体咖啡市场增速为6%或9.3%。实际上,三种不同形态的咖啡占比是动态浮动。随着消费升级,增速较慢的速溶咖啡很可能会逐渐让出市场占比给增速较快的现磨和即饮。速溶咖啡中,低价品牌也在被更高价的品牌替代。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的增速会更加乐观,可能超过9.3%。
乐观情况下的市场规模
和增速情况类似,不同口径统计的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不一。
根据星巴克的业绩能推算出一组较乐观的数据。据其财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2019年收入为29.51亿美元(约合203.3亿元人民币)。而这家公司占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的60%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出整个现磨咖啡市场在338.8亿元左右。根据现磨在整体咖啡市场18%的市占率,可以推算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为1882.4亿元人民币。在这个前提下以乐观的增速计算(9.3%),达到万亿人民币规模也需要20年。
悲观情况下的市场规模
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2019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消耗了19.5万吨的咖啡豆。从该数值能得到较悲观的静态市场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速溶、现调和即饮占据咖啡市场的比例为7:2:1,如果按19.5万吨总量和各个品类中最大众化产品的单价来算,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在906.6亿元人民币左右。这是保守(悲观)的算法。按9.3%的年复合增长率算,中国咖啡市场需要26年左右才能达到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所以,《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的结论基本是对的,即中国咖啡市场难在2025年或2030年内达到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市场,美国的咖啡整体的规模也不到万亿,2018年在6072亿元人民币左右(美国精品咖啡协会的数据)。
即使5-10年内达不到,万亿咖啡市场真的是“虚构”的吗?
其看衰咖啡市场的论据主要是:
1. 过去咖啡的高增长不能预测未来的高增长。研究忽略了被用作食品的咖啡豆。过去3年咖啡豆用量的增长是零食拉动的。
2. 星巴克靠第三空间和星冰乐等,瑞幸也拓展品类到零食和茶饮,现在都不依靠咖啡增长。
3. 喜茶等新式茶饮的压力下,中国咖啡市场见顶了
CBNData将逐个检查论据。
一、 咖啡味零食可忽略不计,咖啡豆的消耗就是靠饮料
“第一个推算数据就存在口径缺陷。中国的 咖啡杯数消耗量,是基于中国咖啡生豆的消耗量和每杯咖啡的平均咖啡粉消耗量计算而得。
按照研报的思路,中国的咖啡豆全都被用来制成了饮料,完全没有考虑到咖啡还是包装零食、烘焙糕点、代餐食品的重要原材料。
这意味着,中国的 咖啡杯数消耗量真正的公式是:咖啡杯数消耗量 =(咖啡豆消耗量- 咖啡豆用在其它食品上的消耗量)/ 每杯咖啡的平均消耗量
然后你再去搜搜就会发现,咖啡豆用在其它食品上的消耗量是个没有任何部门或行业协会统计的不可知要素,因此这个公式是无法被计算的。
再说的简单一点,在研报的逻辑中,咖啡豆只能被用于冲咖啡,因此消耗了多少咖啡豆就意味着有多少杯咖啡。但在现实中,如果咖啡味的食品增速快,甚至可以出现咖啡豆用的多,但咖啡饮料喝的更少的现象。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
以上引文是为了说明近年咖啡增速放慢的论据。那篇文章的作者假定:烘焙、代餐和零食中的咖啡增长才是带动2017-2019年中国咖啡消耗量的实际增长。这个假设是有问题的。
而2017-2019年烘焙、代餐和零食市场规模增速快并不意味着咖啡味食品增速快。考虑到咖啡在这些食品中的实际用量,用于食品的咖啡豆对咖啡整体的权重远没有用于饮料的多。
不管是咖啡味的糖、代餐或糕点,所用到的咖啡含量都很少。各种零食配料中,咖啡总是排在最末。在配料表中越靠后的成分含量越少。
下厨房菜单配料表也能佐证。咖啡曲奇,190g的总配料中咖啡酱只有7g(而且酱里还有糖和油脂),占比3.7%。如果做咖啡蛋糕你只需速溶咖啡4g,占整个配料1%不到。咖啡糖中速溶咖啡占配料3%不到。
而且别忘了咖啡口味只是糖、点心、代餐多种口味的其中之一而已。除了代餐饮料外,咖啡甚至在其他零食糕点中远不算主流口味。
单凭咖啡在零食中的用量,很难去撬动或影响咖啡豆整体的增长。我们看到的中国咖啡豆的增长应该基本上是和咖啡作为饮品的增长吻合的。其假想的,2017-2019年咖啡豆用量增长是因为零食拉动——存在的可能性很低。
二、 咖啡pk奶茶,并非是零和游戏
不管星巴克还是瑞幸,它们给消费者的强联想都是咖啡。星巴克或瑞幸扩充其他品类也很难改变。喜茶和奈雪也推出了咖啡。按照《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的逻辑,这似乎指向:奶茶不好卖了(并不成立)。实际上,现调饮料品牌菜单越来越相近可能是一个趋势。星巴克或瑞幸推出更多茶饮料并不能说明咖啡在中国前景黯淡。第二个论据对于论点本来就是弱支撑。
作为多少都带提神功能的饮料,二者的确是相互有一定可替代性。
不过,二者的场景并不一样,考虑到咖啡中的咖啡因往往浓度更高,咖啡是更适合“打工人”的“燃料”。茶中的茶多酚会抑制咖啡因发挥作用,提神效果更慢。奶茶则更有休闲属性,需要安慰或乐趣时人们会更偏向奶茶。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咖啡或奶茶,消费者只会择其一。但是,在可支配收入够的情况下,这个情况能变成一杯咖啡加上一杯茶饮料。台湾地区是人均咖啡消费量和奶茶消费量都很高的地方:这两个品类年人均消费量都在100杯以上。
另外,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呼唤奶茶、少有人“想念咖啡”,也无法证伪咖啡的需求。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引述了数字100在今年2月13-15号做的调查。这份报告称疫情初期减少咖啡消费的人达到了23%;疫情中后期,打算增加咖啡消费的人只有18%。茶饮在疫情期间下降9%,疫情后增长22%。单凭这一组数据得出“咖啡过气”未免轻率。
第一,数字100这份报告也提到了调查结果和疫情初期大部分人处于休假状态有关。咖啡馆(和部分便利店)很多选址在办公楼,每年春节喝咖啡(尤其是现调咖啡)的人可能本身就是回落的。
第二,现调咖啡的需求可能在疫情期间被速溶或即饮代替了。咖啡的形态很多,比奶茶更碎片化:速溶(以及冻干)、即饮和咖啡馆现制之外还有家用场景(胶囊咖啡等)。各个场景中的咖啡相互替代性比较强,不少咖啡爱好者本来就会自己在家做手冲、法压或用小型家用咖啡机(并且大概率已备好了春节的“粮”)。
第二点也得到了数据印证。根据电商在线的报道,疫情期间天猫关于(速溶)咖啡的搜索量上升超100%,总体成交量同比增长超80%。天猫上的胶囊咖啡商家疫情期间增速超过100%。
而现调奶茶和在家、在外替代性较弱,奶盖、芋圆、仙草、芋泥和豆乳等配料自己制作起来比较麻烦。
三、咖啡渗入不了二三线城市?瑞幸和中国咖啡市场的成功是循环论证?
“咖啡作为一个大类,只能从一线城市的高档写字楼,下沉到了一线城市的低档写字楼,再也沉不下去了。在真正的二三线城市,香飘飘、蜜雪冰城和古茗仍然牢牢把持着‘工间下午茶’市场,咖啡没有机会。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
咖啡只能在一线城市存活?星巴克第一个不服。截止2020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国有4447家门店,除了北上广深的1686家,其余超六成门店都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星巴克已经在三四五线城市开店了:山西运城、辽宁本溪、广东汕尾……在2019年5月的投资者大会上,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表示要新进驻100个中国城市。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二线城市咖啡馆,重庆3170家、武汉2336家、西安2088家、长沙1609家、郑州1066家……除了星巴克和瑞幸还有不少当地独立咖啡馆。随着全家、罗森等便利店品牌开到更多二线城市,他们也会提供更便宜的咖啡选择(价格区间在10-15元的现磨咖啡)。而三四线城市有肯德基、麦当劳和德克士做市场。2018年,肯德基在中国,总共卖出了9000万杯现磨的“K咖啡”,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而全家湃客咖啡2019年累计售出了1亿杯(其中2019年当年销量有5000万杯左右)。
在咖啡馆和快餐暂时下不了的乡镇,速溶和即饮咖啡难道不能解决吗?速溶和即饮咖啡的“霸主”雀巢2020年前三季度,已经在中国市场恢复单位数增长了。
“瑞幸和中国咖啡市场的成功是循环论证,如果瑞幸倒了,或者瑞幸没倒但转型了,‘中国咖啡市场即将爆发’这一论点的唯一论据都会消失。
——《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
这句话问题就更多了,脱水后年销售额只有28亿的瑞幸怎么就能和中国咖啡市场的成败划等号了?《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在引用瑞幸业绩注水、Costa关店、连咖啡转型的同时也忽略了一些成功案例,比如三顿半、永璞和Manner等。另外,德克士母公司顶新、百胜中国还在推出新的咖啡品牌,前者是贝瑞咖啡,后者的新品牌是Coffi&Joy 以及 Lavazza。Tim Hortons和Peets都表示要扩张。如果中国咖啡市场是虚火,跳入火坑的公司会不会也太多了?
咖啡的兴起和发展一直和城市化相关。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即城市人口占比)在60%左右,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城市化在2030年将达到75%。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超过2亿)会迁移到城市。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城市“打工人”首选提神的咖啡还是相当有机会。
总之,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对的,但是论据有很大的漏洞。万亿咖啡市场到底需要10年、15年还是20年达到,有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但《虚构的咖啡万亿市场》可能对于咖啡过于悲观了。
作者:董芷菲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日发布《北京日常防疫指引——咖啡厅、茶座篇》,其中提醒市民:排队等候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如在咖啡厅/茶座就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
你喜欢喝咖啡吗?
你有尝试过,或者想想过,咖啡远离城市是什么样的吗?
不过有这样一家咖啡馆,它颠覆了我对咖啡的想象。它就是远离城市,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咖啡馆——达古冰川咖啡馆。
位于四川阿坝,海拔4000多米之上。突兀地显现出一座小小房屋,里面烟雾寥寥,它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咖啡厅4860咖啡厅,这种孤独不言而喻。
人流不多刚刚留住了原本应该停留的静谧
当你攀登几千米,视野里尽数都是皑皑白雪,寒风冷冽刺骨的时候
它的温暖会流入你的内心深处。
为什么会在这里开立一个咖啡厅?
是给游客雪中送炭吗?
是给游客积累回忆吗?
是告诉游客珍惜眼前吗?
不管是哪一个,无疑都足以温暖人心。
在达古冰川咖啡馆,坐在窗边眺望远方,满目之下尽是纯白世界,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你。
站在高山之上,此刻你与天地齐平,云雾也在你脚下,置身此景似乎才能更显阔达。
纯洁,阔达,然后再搭配咖啡的醇香,此刻美好无限。
咖啡厅所在的位置是达古冰川风景区,它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是一处集冰川、雪山、森林、野生动物、草甸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达古冰川是亚洲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海拔3800-5100多米,主要由三个核心区冰川组成。
在第四纪冰河最盛之时,达古冰山是一处大型平顶冰帽冰川。
在1992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达古冰川,并于同年8月来到黑水登上了达古冰川对其进行了考察认为:达古冰川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
达古冰川的形状通常是竖立状,大纹络不明,杂乱无章,而达古冰川已发现的方圆11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纹络状,长几公里,十几公里不等。
大小冰川互为映衬,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光芒。雪山南北坡厚达60–200米的现代山地冰川。